“台湾解放了吗?”
年,抗战老兵许世吉在病床上仍牵挂着国家大事。当家人告诉他“快了”时,老人突然埋头沉默不语。只见其脸上的皱纹缓缓舒展开,眼神也变得复杂。
这一刻,屏幕外的数万网友纷纷表示十分心疼。要知道,祖国统一不仅是老兵的心愿,也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祈盼。
这位岁的老人正是在社交平台拥有几十万粉丝,收获过九百万点赞的“网红老兵”。
许世吉
在如今娱乐泛滥的时代,许世吉老人是凭什么爆红网络?他又有着怎样的抗战历程与动人故事呢?
参军报国铸战魂
年,许世吉出生在山东莒县。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不幸去世。独留家中两个兄弟艰难维生。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弟弟许世连那时还只是个不知事的孩童。
为了养他,许世吉不得不去给地主做工。可那些地主劣绅见其好欺负,就不断克扣他们工资。有时累死累活干半月,什么得不到,连餐食都成问题。
被逼无奈下,许世吉只能出门要饭,勉强维持生计。两兄弟就这样一路互相扶持,顽强生长。然而,苦日子还没到头,日本军又来了。
那些恶魔每路过一个村子,就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逼得老百姓活不下去。许家两兄弟所在村落也未能幸免。
最终,22岁的许世吉走投无路,想要带着兄弟殊死一搏。就这样,兄弟俩怀着对日寇的满腔仇恨,决心去参军。
只是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两兄弟根本不知从何下手,找到军营。好在许世吉常年在外混迹,也听闻过军队的一些行军习惯。于是,他们打算一路向着有部队驻扎的屋楼崮走。
如此一来,总有机会找到部队。或是他们的事情感动了上天,机会果真找来。行至中途,兄弟二人遇到一位主动上前来攀谈的陌生人。可奇怪的是,这个人一开口就是问他们的去处。
听闻他的口音,加上对此人穿着打扮的打量,许世吉没有太多怀疑。
他直接指着远方,目光如炬地说道:
“去当兵!”
“那你就留这里吧。”
万万没想到,许世吉话音刚落,此人就露出满意的笑容回答道。原来他是当时刘海涛部队的八路军。
就这样,年,许家兄弟成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二旅第四团的战士。
许世吉
那时,战事不断,又场场危急。每天都需要大量的新兵补给到战场。无奈,许世吉才刚学会拉栓,就得跟着部队奔赴前线。
他人生中的第一场战斗是在临沂。可那个时候,许世吉什么军事知识都不懂,经验更是一点没有。他只能看周围的人怎么做,自己就模仿做。
别人爬墙,他抖着腿尽力跟;
别人杀敌,他握着刀用劲刺;
别人开枪,他眯着眼一顿扫。
也是这次经历,让许世吉真正认识到战争的残酷。他身边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倒下了。可其还没来得及难过,后面又有无数兄弟,呐喊着向前冲锋,上阵杀敌。
这场战斗结束,他们班十几个人就剩三个。经历种种后,许世吉或许仍会在下一场战役来临时紧张恐惧。但其杀敌报国的决心也更加坚定。
年,许世吉被编入师第一旅。
师成立于年。该师成立不到一月,就在师长林彪的带领下打赢平型关大捷,从此威名远扬。
不仅如此,这支部队也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华北野战军与第四野战军的前身。只是当时,原师长林彪因之前被哨兵误伤,还在休养。
中央就让陈光担任师代理师长。也正是在这里,许世吉迎来人生的第一场大战——甲子山战役。不过,这场战斗并不是打日本人;而是对国民党顽固派的一次反击。
年,国民党五十七军师内部的一些顽固派不愿意接受中共领导。他们集结多人在甲子山附近疯狂发起反共、反人民的行动。我党中央得知这一消息后,立马下令让师出兵平乱。
事实上,这场仗一共打了三次,耗时29天。最终师才艰难收回甲子山区。这其中的惨烈战况不言而喻。在一次战役中,经过一整夜的殊死搏斗;我军歼敌余人,俘虏余人,缴获武器、子弹若干。
许世吉
然而,敌方撤退也没有放弃继续骚扰我军。对此,师的战士们只能顶着巨大的疲惫持续作战。
那个时候,许世吉整整九天九夜没合眼。战争结束时,他身上止血的布条和皮肤都长在了一起。也是在这场战斗中,他不幸被炮火震得双耳半聋。
甲子山战役第三次最终战斗持续到严冬。当时,受天气和战时影响,许世吉和战友们等不到后备资源的补充。可战场不等人,每一分每一秒对战士们而言都弥足珍贵。于是,他们二话不说,光脚踩在小腿高的积雪里和敌人战斗。
或是内心那份热血支撑着他们。许多战士的腿都冻伤、冻坏了,但也依然咬牙前行,奋勇杀敌。这一仗,虽然我军赢了,却也损失惨重。好几个团的战士都牺牲了,许世吉也又添重伤。
只是,作战的过程尽管千难万苦。但胜利的喜悦总能冲刷走大半疲惫。不管是牺牲还是活着的战士,他们的愿望都是赶走敌人,还老百姓一个安宁的家园。
更令战士们感动的是,人民也从未忘记过他们。许世吉至今都记得,年的三关口战斗。当时,大古家沟、陆家庄子一带的村民跋涉15里,驴驮担搭给战士们运送粮食。
年,石沟崖战斗胜利。附近村民纷纷敲锣打鼓,把粮面猪肉抬到他们前线来。这年秋,日军对山东进行“扫荡”。不过好在我军早有准备,于沂水葛庄、草沟一带将其伏击。
这场战役中,附近县的百姓也纷纷参与其中。
虽然他们不会上前线杀敌,但也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帮助我军战士。彼时,有人自发组队为前线运送弹药粮草;有人接力抬伤员、帮助军医包扎;也有人担着一罐罐小米绿豆粥和一卷卷煎饼送到前沿阵地……
此次战斗,日军伤亡约人。而我军损失极小。这也算是山东抗日运动中比较成功的战例。自然,这个大胜仗也令许世吉印象极为深刻。他依然记得当时他追着鬼子打。然后,其跟战友夹击把人带回去后,还狠踹了鬼子两脚。
许世吉
同时,他们还缴获了作战以来最多的物资。机枪大炮,马匹电台,以及很多罐头、茶叶……正所谓,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
战士们心知肚明,战斗的胜利离不开老百姓的支援。所以当时,他们把很多好吃的都分给了村民。随着战事的推进,我军逐渐见到胜利的曙光。
但许世吉身上积累的伤病也越来越多。在一次对日作战中,许世吉身负重伤。可对此,他没流一滴泪。
因为,他告诉自己,必须保持八路军“重伤不哭,轻伤不下火线”的传统。
许世吉
但由于小时候家里穷,他本就营养不良,身体十分瘦小。如今加上长年征战。新伤旧疾与一路颠簸,导致许世吉患上肺病。这也让他无法再继续战斗。
年,许世吉不得不离开深爱的部队,复员返回老家。唯一欣慰的是,弟弟许世连仍然跟着军队。他一路从抗日战争打到解放战争,再迈入抗美援朝战场。许世吉的报国之志,以这种方式得以延续。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年,许世吉收到军长梁兴初、政委刘西元写来的讣告。23岁的弟弟牺牲在朝鲜战场上。
这件事一度让许世吉悲痛不已。
然而当别人问起:“如果可以重来,还会选择拉上弟弟当兵吗?”
许世吉没有一丝犹豫,直接回答道:
“为了祖国当兵,你还能后悔?”
参军当兵一直是许世吉的骄傲。这份自豪正是源自他从未熄灭的战魂。
而这份信仰,即使在他离开战场后也丝毫不变。
归田不忘英雄志
回到家乡后,许世吉便和妻子张红梅过着普通农民的生活。张红梅出生于年,比他小六岁。许世吉当兵没多久就和她在一起了。实际上,张红梅也从小饱受旧社会封建制度残害。
因此,在共产党去到其家乡后,她就积极加入对敌斗争。抗战时期,张红梅任解放区识字班队长。那个时候,她专门组织妇女为八路军缝衣送粮;并教她们认字唱歌。
至今,她都清晰记得石沟崖一战的歌谣:
“石沟崖上修碉堡……八路杀朱过新年。他冲锋真顽强。哎嗨,他冲锋真顽强……”
当时,她与许世吉是因有共同的信仰而走到一起。非但这样,在战火年代舍生忘死,返乡后他们又继续济人利物。
战争期间,许世吉受到根据地的乡亲们诸多恩惠才能活到今天。正所谓,吃水不忘挖井人。所以,他非常珍惜和平稳定的生活;
并不遗余力地为村子奉献自己的力量。
许世吉(中)
那段时间,哪家村民家里有困难,许世吉就定会出现。要么出力,要么拿出为数不多的工资。时间一长,他的善良慷慨,乐善好施得到众多乡亲的认可。
最终,在大家的选举下,其成为村支书。后来,在为大家解决生活问题,振兴乡村建设的同时,许世吉还用闲暇时间为村民免费看病。
不管白天黑夜,风里雨里,他从不抱怨,从未停歇;甚至可以称得上乐在其中。因为这是“战魂”的燃烧,是革命精神的延续。而红色家风也代代相传。
许世吉与张红梅互敬互爱,养育了八个儿女。一家人勤劳爱国,乐于助人,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许世吉和老伴
虽然他们夫妻的文化水平不高;但对子女的教育从来是:
“别偷人家东西,别说瞎话,别撒谎,好好为人,为好人。”
新中国成立后,许世吉依然心系部队。他先后把两个儿子送去参军。孙子们更是聆听着抗战故事成长。如今,这个家庭已四世同堂。
许世吉依然言传身教给孩子们树立榜样。尽管已经岁高龄,许世吉的身体状态保持得一直不错,甚至比一些年轻人还好。他的孙媳妇张成秀是本村村医。
她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