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近年来,莒县县委编办聚焦优化机构编制、高效便民服务、流程升级再造等服务民生举措,扎实推进基层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创新构建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县乡一体”基层政务服务莒县模式,切实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聚焦机构编制精准化让“好机制”助力“惠民生”
乡镇(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来,莒县注重在机构设置、职能配置、编制保障、清单制定方面向惠民利民方向倾斜,运用机构编制资源助推基层政务服务能力提升。
统一设置机构,优化职能配置。在全县20个乡镇(街道)设置便民服务中心,并对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职责进行优化,深入推进基层政务服务资源整合,促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工作力量向一线下沉,突出便民服务中心在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统筹编制资源,充实人员力量。以满足乡镇(街道)工作需要为原则,注重编制资源向民生领域倾斜,年机构改革以来先后为乡镇增加事业编制余名,其中为便民服务中心增加编制余名,并统筹选聘名左右县乡政务服务人员分派至全县20处便民服务中心,专门从事窗口服务工作,由县政务服务中心统一管理、统一调配,进一步充实基层便民服务人员力量。
实行清单管理,规范事项进驻。为推动基层减负增效,按要求对《日照市乡镇(街道)职责任务清单》进行逐条细化,细化后的《清单》在县级门户网站、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双公开”,为解决基层工作事项标准不一、政出多头、办事流程繁杂等问题提供了有力抓手。同时,在乡镇(街道)推行“一站式服务”,对照《日照市基层政务服务事项指导目录》,对县级下放和乡镇街道承担的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梳理,确定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项,做到清单事项全部进驻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并建立事项进驻负面清单制度,促进基层政务服务从“能办”到“快办”“易办”“好办”转变。
聚焦便民服务高效化让“小窗口”助力“暖民心”
莒县县委编办联合县政府办公室、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到全县20个乡镇(街道)深度调研,全面了解人民群众和企业在基层政务服务方面的切实需求,通过规范便民服务场所、人员等,保障服务基层群众的“第一窗口”发挥效能。
规范窗口设置,提升便民大厅配置。按照“六有一能”(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网络、有设备、有经费、能办事)标准,对便民服务中心进行改造升级,标准化设置帮办代办区、自助服务区、政务公开专区等功能区及一窗受理、全省通办、“办不成事”反映等便民窗口。配齐自助终端机,满足社保、医保、公积金、不动产等高频业务查询办理服务,让基层便民服务大厅服务设施更到位、服务更齐全。
完善基层服务站,冲刺政务服务“最后米”。根据基层需要及承接能力,梳理出66项适合城市社区承接、40项适合农村社区承接的帮办代办事项,组织开展社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逐步推进事项在社区现场办结。积极推进政务服务向村级延伸,依托村级银行业机构,综合设立40多个合作站点,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帮办代办,全力冲刺政务服务“最后米”。
规范人员管理,实现高效便民服务。一方面,为满足办事服务需要,注重加强对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人员管理,通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业务能力和办事效率,并开展不定期督查,督促窗口工作人员树立良好服务形象,切实提高行政效率及质量,行政成本压减1/3以上。另一方面,依托村(社区)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志愿服务者等,充实基层帮办代办服务力量,为基层企业群众提供进村入户、政策咨询、帮办代办、进度跟踪、信息反馈等贴心暖心服务。
聚焦流程再造便民化让“好办事”助力“解民忧”
为加强对前、后台协同闭环流程监督管理,莒县创新建立了权责明晰的前台统一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办事流程,有效杜绝审批权力腐败。
编制基层审批“受理事典”,注重精细管理“提效能”。按照群众办理单一子项和“办一件事”的需求,对乡镇(街道)承接的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拆分重组,共拆分个单一子项,重组50个“一件事”,并对各事项的受理标准、申报材料、办理时限等进行逐一规范,编制成基层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受理事典”,让窗口工作人员经过短期培训,就能对照标准化“受理事典”完成帮办受理工作。
加快办理结果“双向推送”,加强审管协作“除梗阻”。一方面,审管衔接“一对多”,便民服务中心将办事结果推送至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由监管部门跟进做好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监管部门将监管信息推送至便民服务中心,并提出撤销、调整等建议,形成对违法违规行为“双制约、共惩处”的工作合力。另一方面,业务指导“多对一”,建立14个业务主管部门与便民服务中心的沟通对接机制,做到业务指导及时、政策解读及时、文件传输及时、请示回复及时。同时,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归集办事群众对便民服务中心的真实评价数据,促进基层政务服务工作不断改进提升。
深化“无证明城市”改革,实现基层群众“无证办事”。以服务群众为导向,积极创建“无证明城市”,持续“减证明、减环节、减时限”,先后公布2批项事项、类证明材料,做到无证明办事;为全县20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处便民服务站配齐系统账号,延伸应用至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领域,实现由“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转变。
(通讯员李雪洁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