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散文阅读4大考点5

-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学期

考点重点知识专题10散文阅读

★知识划重点★

一、把握文章结构,梳理文章思路

散文所表达的内容总是会按照特定的顺序展开,结构只是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可采用以下技巧:

1.抓住线索,理清思路。思路是作者思维的轨迹,如能找出贯串全文的线索,就能很快理清文章的思路。散文的线索类型主要有:具体事物线、人物线、中心事件线、思想感情变化线、时间推移或空间变化线、作者的所见所闻线等。

2.划分层次,概括要点。要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逐段分析文章的段意,弄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再看哪些段落集中表达一个意思,划分出层次,理清文章各个段落之间的联系等内容。

二、分析文章标题、首段、中间段、结尾段的作用

散文标题的作用: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和多层含义;表达作者主观的感情和态度;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成为文章的线索。

局部段落的作用:散文作品中总会有一些特殊段落,这主要指在文章的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段落,如开头段和结尾段,或是叙述中的插入段。从高考命题来看,常会就这些特殊段落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设题。

开头段的作用: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中间段的作用: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

结尾段的作用: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

插入段的作用:与上下文构成虚实相映、正反对照、层进烘托、总分印证关系;对全文中心起强化、突出、补充说明作用;在结构上宕开一笔,形成波澜。

反复出现的句子的作用:在内容上,有突出内容(主旨),强化感情等作用;在结构.上,有交代线索、前后呼应等作用。另外,它在表达上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强化或一唱三叹之效。

三、分析线索作用题

散文往往“形散”,笔墨似随意挥洒,为了做到“神不散”,在结构上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线索正是把文中各个部分的材料串起来的那根“红线”,它可以是某个中心事件、某个实际的物体,也可以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当然,也可以是人物。

找线索要注意:

一是要了解文章的体裁分类,以物喻人的散文一般以作者对“物”的理解或情感为线索;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叙事记人的散文一般以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与人物交往的过程为线索。

二是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三是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部分,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线索的作用主要有三点:

一是组织材料,贯穿全文;

二是使文章结构清晰,情节集中;

三是揭示主题和情感。

四、归纳概括作品内容

1.摘取法。

需要归纳的内容往往是段落中的主要词语或句子。这些重要的词语往往嵌在主要语句中;重要的句子又常常出现在文(段)的首或尾或中间。归纳时把这些词语或句子摘录出来,任务也就基本完成了。

2.合并法。

层次大意概括了一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把每层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或整个段落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

(1)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连贯;

(2)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

3.舍取法。

一是需要归纳的内容,本身有主次之分,而命题人只要求概括回答其要点,如果主次不分,全盘托出,那是不符合命题要求的;二是文段中所说的内容复杂,而命题人只要考生答某一方面,如果不加辨别,把所写内容都概括进去,就是不合要求的。无论是何种情况,都要根据题干要求,作出舍和取的决定。

★练习划重点★

一、(·南京外国语学校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一片幸存的原始林

梁衡

①像一场战争突然结束,年林区宣布了禁伐令,喧闹的伐木场顿时门前冷落车马稀。在打扫“战场”时,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一片原始林。年盛夏我有缘造访了这最后的一片原始林。

②我们换上迷彩服、长筒靴,每人一把伞。虽然天正降大雨,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向林地进发,不一会儿就消失在茫茫林海中。

③正走着,我们忽然听见右边不远处有哗哗的流水声,领路的刘局长说这是一条河,问要不要钻过去看一看。我说水是山的魂,哪能不看?因为林子太密,我们只好收起伞,任雨水洗面,踩着朽木、草墩,钻过横七竖八的灌木。仰望山顶,只见远远近近的山、层层叠叠的树、朦朦胧胧的雨,半山一道歪歪斜斜的激流,跌跌撞撞地碰着那些大大小小、圆圆滚滚的石头,或炸起雪白的浪花,或绕行成一条飘飘的哈达。

④我们退回老林,雨时停时下,云忽开忽合,大家就举着手机、相机抓紧时间照相采景。

⑤从纯自然的角度来说,人的创造是对自然的一种干扰和玷污。比如庐山上、西湖边的那许多诗词、题刻,在自然女神看来无异于公园里常见到的废纸、烟头。所以探险家总是去寻找那些还没有被人文污染过的地方。没有人来过,无路;奇景第一次示人,无名;前人没有留下诗文,无文。今天我们进入的正是这种“三无”之境,只有你与自然在悄悄地私语。

⑥虽是来看原始森林,但先要说一说这里的石头。石头的年龄自然比树更古老,而且因为有了这些遍野的石头,才拦住了伐木者的手脚,为我们留下了这片林子。国内一处很有名的石景便是云南的石林,那是一片秀气的石柱。还有贵州天星桥,那是喀斯特地貌特有的精巧。而这里的石头一律是巨大坚硬的花岗岩,浑圆沉稳,高大挺拔,无不迸放着野性。大约亿万年前,这里是一片海底,所以石的分布无一定规则,或独立威坐,或双门对峙,或三五相聚,或隔岸呼唤,各具其态。

⑦现在要说一说这些在乱石头间争荣竞秀的草木了。脚下最值得一说的是蕨类、苔藓等植物。这是整个林区的大地毯,是森林里所有生命湿润的温床。蕨草每一枝都长着七八片叶,而每个叶片都像剪纸或者木刻,不求线条的流动,却有刀刻石印般的凝重,况且它与恐龙同一个时代,在这林子里资格最老。说到苔藓,我小时不知见过多少,不过也就是雨后地上的一层绿毛。后来在南方热带雨林中见过更浓密、更鲜艳的,将石头裹成一块碧玉。在内蒙古林区见过大团生长的、颜色发暗的苔藓,那是驯鹿特有的饲料。而这里的苔藓因环境潮湿土壤肥沃,却长成了根根细草,又织成密密一片,于是也被叫作苔草。它生在地上、树上、石上,染绿了整个世界,不留一点空白。

⑧老林子中最美的还是大树,特别是那些与石共生的大树。有一棵树,我叫它“一木穿石”,我们平常说“水滴石穿”,可是有谁真的见过一滴水穿透了一块石头?现在,我却见到了一棵树,一棵活着的树,硬是生插在一块整石之上,像一颗刚射入石中的炮弹,光溜溜的还没有爆炸;又像一枚仰面向天正待发射的火箭,膀粗腰圆,霸气十足。我只看了一眼就被惊呆了,拔不开脚步,时空骤然凝固。这是一棵红松,当初也许是一粒种子,落在石板上,靠着老林中的湿气慢慢地发芽,但它命运不济,一出生就躺在这个光溜溜的石床上。它的须根向四周摸索,拳握住一点点沙尘,然后蛰伏在石面的稍凹之处,聚积水分,酝酿能量,终于在顽石上树起了一面生命的大纛。

⑨如果说刚才的那棵树有男性的阳刚之烈,下面这棵便有女性的阴柔之美。它生长在一块窄长的条石上,两条主根只能紧抓着条石的边缘向左右延伸,然后托起中间的树身。那两条主根是她修长的双腿,树干是她曼妙的身躯,她挺胸拔背,平视前方。在南方热带雨林中我见过如乱麻般的气根,在华北平原上我见过老槐树下块状的疙瘩根,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决绝而又从容地在条石上匍匐的苗条的松树根。已分不清,它是树贴在石上的根,还是石上鼓起的一道棱。这树身里分明已经注入石质的坚硬,却又划出这样柔美的弧线,好一个“幽谷美人”。

⑩我们就这样在绿色的时间隧道里穿行,见证了大自然怎样在一片顽石上诞生了生命。它先以苔草、蕨类铺床,以灌木蓄水遮风,孵化出高大的乔木林,这就成了动物们的摇篮。当年我们屈从了这片原始林,现在它给我们友好的回报,留下了一面大镜子,照出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朝代之兴替;以这片原始林为镜,可知生命、人类和地球的兴替。

我下山时,看见沿途正在修复早年林区运木材的小火车轨道,不为伐木,而是准备开展原始森林游,是准备开发这片幸存的原始林的。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那一片幸存的原始林”中,“原始林”点明了本文描写的对象,而“幸存”一词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B.作者一行人不顾大雨,换上迷彩服、长筒靴,带着雨伞,义无反顾地向林地进发,说明作者一行人造访原始林兴致浓厚。

C.作者认为人的创造是对自然的干扰与玷污,所以喜欢原始林的“三无”境界,在这里可以与自然亲密接触。

D.结尾写作者一行人下山时,看见沿途正在修复小火车轨道,不为伐木,而是准备开展原始森林游,作者为此感到欣喜。

D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D项,“作者为此感到欣喜”错误,这里是忧虑,作者担心原始森林因为开展旅游而被破坏。故选D。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体按照时间顺序来写,从发现原始林,到进入原始林,再到最后下山离开,文章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B.作者描写原始林里的石头时,写了云南石林、贵州天星桥,是为了在对比中突出原始林里的石头野性十足的特点。

C.文章非常注意段落间的过渡,比如第⑨段开头运用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上下段落内容自然衔接。

D.文章依次写了原始林里的河流、石头、草木、大树,层层深入,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立体的世界,让人如临其境。

D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D项,“文章依次写了原始林里的河流、石头、草木、大树,层层深入”错误,这些景物之间并没有层层深入的关系,而是并列关系。故选D。

3.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运用叠词,生动描写了激流及其所处环境,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也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和音乐美。(2)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周围的环境和激流的形态。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远远近近的山、层层叠叠的树、朦朦胧胧的雨”“跌跌撞撞地碰着那些大大小小、圆圆滚滚的石头”等句子巧妙运用叠词,突出了具体的环境特点,生动描写了激流及其所处环境,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呈现出语言的有美感和韵律感。“跌跌撞撞地碰着那些大大小小、圆圆滚滚的石头”将溪流人格化,展现出溪水流动的具体美感,呈现出一种动态之美。“或炸起雪白的浪花,或绕行成一条飘飘的哈达”是典型的比喻手法,将“溪流”比喻为“哈达”,使得语言表达极为优美,极其鲜明而形象地写出了激流的悠长之特点。

4.文章在描写景物的同时,还有一些不失时机的议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通过议论直接表明作者游览原始森林时的感受和观点。(2)以描写为铺垫,通过议论升华文章的主旨。(3)不失时机的议论充实了文章思想容量,使文章深刻精警,促人思考,增加了文章的思想魅力。

此题考查把握段落作用的能力。第三段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从两个角度,“一是大自然的原点,可由此研究自然界的进化,包括人类自己”“二是人类走出蛮荒的出发的起点,是生命的源头,我们有必要回望一下走过的来路”分析人类总忘不了找寻原始的原因。结构上,“这里没有人来过,无路;奇景第一次示人,无名;前人没有留下诗文,无文。今天我们进入的正是这种‘三无’之境时”引出下文探寻原始森林。从这些角度上来看,文本中的一些不失时机的议论展现出作者的充沛思想,也很好地突出了作者游览时的具体感受和自己的观点,增强了文本的叙述内涵,使得文本更有价值,论述更为合理,进一步升华文章主旨,展现出不一样的结果。

二、(·山东莒县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外婆在风中追逐草帽

李娟

风把外婆的草帽吹走了,我伸出手去,做了一个抓住它的姿势。群山、森林、草甸便突然远去……我从梦中醒来。

我又在梦中睡去。越过巴山蜀水,去到一个叫“四方坡”的地方,一个叫“放生铺”的地方,一个叫“千人堆”的地方……盘山路一层又一层,一圈又一圈。从染坊垭口走下去,有一个村庄桃花似海……

还有一个北方崭新寂静的城市,穿梭忙碌的白衣人,冰冷的CT室,白的病房,白的床……外婆,我在这寒冷的夜晚拥紧被褥,离你两百公里,替你深深地感受陌生,替你防备地看着世界,替你不停地怀想故乡,外……如果这是你的家乡,那么今夜你起身,推门出去,看见的必是青瓦青砖的天井,深暗的阴沟里长满秋苔。你走出巷子,去向对门竹林,看到胡家幺妹背着竹篓走过,对面秋秋婆正坐在自家晒坝,笑对一窝鸡娃……

八十六年!外婆,八十六年的日子里,在那个四季常青的村庄,你如何一天天缓慢地度过?八十六年,与晚霞熄灭在黄昏,与晨钟缠绵在清晨。在童年中滋生出青春,在爱情中一日日老去。这八十六年如此强大,以至于在你八十六岁高龄那年离开故乡去到遥远的新疆后,便再也不能转回了。

外婆,我记得那顶草帽是你在故乡时就戴上的,一直戴到阿尔泰大山脚下。在北方那个偏远闭塞的小城,你的草帽在街头巷尾固执地强调着你是一个异乡人。你不愿意摘下草帽,后来又戴着它走进阿尔泰群山深处。我们常常看到你一个人拄拐杖蹒跚而行,沿河边的小路来回走动,出神地看着远方。外婆,那时候我们真难过。我们看到,你对这个世界的惊奇,其实就是你的寂寞。我们把你从你熟悉的家乡带走,却不能给你安稳的生活。我们的房子总是漏雨,我们没有办法弄到新鲜的蔬菜,还有你吃不惯牛羊肉……外婆,我们流着泪回顾那些日子,总是看到你戴着大大的草帽,身子单薄瘦小,走在群山森林间,又像是走在故乡的一条田埂上。

那一天,原本万里无云的天空项刻间风雨大作,冰雹连连。整个帐篷的篷布被掀开了,南面山墙的棚布也在风中被撕裂了一大块。妈妈不在家。我们祖孙俩艰难地抢修。床单、袋子、纸箱、柴禾、木板、碎布……能用的全用上了,能想到的办法全试着做了。我沿着柱子爬到帐篷顶端,去拉扯一块被风掀开的棚布。却怎么也拉不动,心中一片无望与悲伤。这时回过头来,看到外婆的草帽被风吹走了。

我站得很高,只能遥遥伸手去做一个抓住它的姿势。然后又缩回手来,捂着脸哭泣。我越哭越厉害,泪眼朦胧地看着外婆在风中追逐草帽。看着她急赶慢赶,追过了叶尔肯家的毡房门口,追到了河边,又摇摇晃晃地过了独木桥,一直追到河对面无边的草地上,一直追啊追啊,似乎会这样一直追下去,永远都不回来了。……

外婆,是不是从那一天起,我们就已经把你永远地留在山里了?而此时,你正躺卧在离我两百公里以外的病床上,烦躁不安地面对陌生的一切,像孩子一样孤独、紧张、害怕。外婆,你病了,却仍然那么倔强,你的灵魂仍然戴着草帽。

而我们,却永远也不会有那样一顶草帽,用来抵抗生活的天降之物。我们早已成为随波逐流的人了,任生活把我们带向任何一个未知的远方。我们早已习惯于接受和忍受。我们还年轻,还没有八十六年这样漫长的一段时间用来坚持一样东西。

外婆,我又将睡去,不知今夜的梦,又将如何……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构思巧妙,文中的场景在内地与新疆反复切换,但却能做到首尾呼应,结构圆融,浑然一体。

B.梦境中桃花似海的村医院构成对比,表现了离开故乡的外婆在北方城市感受到的冰冷陌生和紧张。

C.本文运用呼告手法,想象外婆就在眼前,直接向她呼唤倾诉,表达了对外婆的复杂情感,读来让人动容。

D.与固执的外婆相比,我们却已习惯于接受和忍受,成为随波逐流的人,主要是因为我们还年轻。

D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项,“主要是因为我们还年轻”错误,因果关系错误,原文是“我们早已习惯于接受和忍受。我们还年轻,还没有八十六年这样漫长的一段时间用来坚持一样东西”,陈述的是一种客观事实,“我们还年轻”和“成为随波逐流的人”之间无因果关系。故选D。

2.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处“我”哭泣的原因。

①面对风雨和冰雹的无力感,面对帐篷被掀开的情况,外婆和“我”能用的办法全都试着做了,可还是无法战胜恶劣天气,在风雨中显得无力又无奈;②外婆一直戴着的草帽被风吹走,而“我”却抓不住它;③“我”看到外婆在风中追逐草帽的身影,感到心酸,也预感到了结果。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第六段“能用的全用上了,能想到的办法全试着做了。……却怎么也拉不动,心中一片无望与悲伤”,在我哭泣之前,情绪已经处于奔溃边缘,主要是面对风雨的无力感,无力对抗风雨,无法将帐篷篷布恢复原样;第七段“只能遥遥伸手去做一个抓住它的姿势。然后又缩回手来”,外婆异常重视的草帽被风吹走,而我却无能为力;第七段“泪眼朦胧地看着外婆在风中追逐草帽。……似乎会这样一直追下去,永远都不回来了”,看着外婆艰难而令人心酸的背影,我已经预知草帽的结局,情绪再也忍不住,瞬间泪眼朦胧。

3.作者以“外婆在风中追逐草帽”为题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①照应文章内容,草帽是文章重要物象,外婆在风中追逐草帽是文中重要内容;②“草帽”是全文的线索,象征着外婆对过去的坚守与执着;③揭示文章主题,“在风中追逐草帽”隐喻外婆在异乡漂泊的生活状态,寄托了外婆对故乡的思念。

本题考查探究标题内涵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草帽”在文章中的象征含义和“外婆在风中追逐草帽”内容在文中的作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草帽”是外婆作为异乡人的一种执着,是故乡风物的代表,象征着外婆对故乡的怀念和重视;“草帽”是贯穿全文始终的线索,而“外婆在风中追逐草帽”的内容则作为外婆生活的重要转折,外婆在异乡失去了精神寄托,变得孤独寂寞。

三、(·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手观音

景凤鸣

长春解放纪念碑的下面有片广场,大理石铺就的。四面是多层的台阶和缓坡道,茂密的树冠围簇过来,带出森林味道的风。

他们集中在这个高高的突显位置,有时三三两两,有时归成一大群,进行有秩序、有节奏的交流。

任何团队都需有带头的,这一大群中也有一个。一米八零的个头,腰杆粗壮,烫着短发,很有气势。这样的块头,在哪里都会有气势,除了俄罗斯的农庄,毛利人的丛林。当然这里既不是农庄,也不是丛林,而是中国东北的一个公园。

大块头当然是女的,男的就谈不上稀奇了。东北的街面上,这样的块头可随意挑。对于大块头,那些人似乎听她的,又似乎随时不听她的。为了增加阵势,她的身边站了两个男闺蜜,陪着她一起招呼。

大块头斜挎着小包,这就不像领头的,而像是张罗事儿的。只是事儿张罗起来不太容易,大块头不用哨子,不用喊,而是需要用手——纪念碑下的别处,广场上稍远一些的,有的人正自由散漫,目下的任务是,得用手把这些人召集回来。

参加聚集或者聚会的,总得有七八十人吧。着深色衣服的多,鲜艳衣服的少,中年或中老年的多,真正老年的少。真正老年的都在家里待着了,跟着挤挤公交车,都会有人叫嚷:错过早高峰行不!开始时他们还由着自己,逛公园,进早市,后来就不了。跟年轻的争个什么意思,年轻人里头有儿女哩,得让着些,往回缩。

既然提到公园,还是顺便介绍一下吧。当年日本人侵略的时候,强行归并了四个村子,驱赶劳工开河,形成这片湖。打算建伪都呢,只是第十四年上就被撵回国了。树少部分是那时栽的,大部分是后来栽的。黑松枝叶墨绿,气势汹汹,因此树下草叶稀疏茎细,仿佛少须的下巴。桦树枝干白白,越是雪天越俊俏美丽。又想起长白山美人松,她们披着长发,穿着长裙,仪态万方地向群山示意,让你的心间覆上一只细嫩的小手。只是这样的松在长白山下的小镇生长着,原始森林里都未必有,搬移到这里更是不可能。不过成片的黑松也挺好的了,一年四季,无论冬夏,苍郁地围住这片地势,和周边所有的树冠达成平齐后,约好似的不再生长。却一圈一圈、一点一点地扩展岁月的沧桑。

而树下台上的他们呢,湖边的青石铺地,林中的红砂延展,宽敞的湖心岛屿,他们占到哪里,哪里都让着他们,都没人跟他们抢。此刻他们硬气地选到了这里,他们仿佛站到了冠丛中。

不光大块头,他们大堆小堆,一律拿手说话。手在他们那里,技法如此丰富,像在熟练活络地编织毛衣。眼神嗖嗖地交流,表情顾盼飞扬,唠到兴致处,情不自禁地发声。那声音不是咿呀学语,而是唱歌一向跑调的家伙,开怀地笑岔了声。

因为站在高台上,各个角度都可望见他们动作幅度很大的手。右手是一只活泼的鸟,往左边的手心里啄点,于是左手被叫醒,也跟着活跃起来。所以左右两手在默契地说相声呢,一个逗哏,一个捧哏,又似两只鸽子,扑棱棱地飞。

鸽子。一人两只,七八十人便是一百多只,都流畅地在每个人的枝头上飞。彼时听得见阵阵鸽哨,有灰软的轻羽,如微尘般地升腾。

“嗨”是什么意思,不是高音的嗨C,而是透彻,爽。他们玩得如此透彻,如此之爽。

坐在广场的石座旁,也就是树冠中,漫不经心地溜看,生怕打扰了他们。眼前的枝繁叶茂,纪念碑上的文字,缭绕碑顶的流云,流云旁边的湛蓝天空。那里没有大鸟飞过,如浪的车笛声、行驶声,却贴过黑松林、白桦林、各种的杂树林,陆续隐隐地涌过来。

看过敦煌的千手观音,拍照的或者摹画版的,画面深沉、古旧而内敛。也看过舞台演绎的,如金光层层外溢,视觉炫极而美。眼前的这个观音,她密集的、不同方向不同形态的手,在头顶上、耳畔旁、身前与身后,如鸽子般灵活翻飞,构成了生活中千手的佛、佛的千手。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描绘了长春解放纪念碑广场上一群聋哑人有秩序、有节奏“交流”的场景,抒发了对这个特殊群体生命状态的赞叹。

B.文章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把他们的手比作“活泼的鸟”,把左右两手比拟为“说相声”,自然贴切地写出了手语交流的畅快、默契。

C.文中写“他们占到哪里,哪里都让着他们,都没人跟他们抢”,这说明人们对这个特殊群体充满同情和怜悯,从不与他们计较。

D.作者运笔自由洒脱,由“大块头”写到了老年人错过早高峰坐公交车;由公园里的树想到了长白山美人松,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

C

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手法的鉴赏。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113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