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这处遗址三城三河,在世界独一无二

治白癜风广州哪家医院好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5463631151829105&wfr=spider&for=pc

大家如果去过江苏常州旅游,一定知道有个“淹城春秋乐园”。这个“淹城春秋乐园”,是依托毗邻“淹城春秋遗址公园”建立。站在淹城春秋乐园的高处,可以俯瞰淹城春秋遗址公园的全貌,相信见过的朋友,一定都会为这个淹城春秋遗址的形制赞叹。

这个遗址的形制非常特殊,有内外三重城墙和三道护城河,在中国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最内层的是近方形的子城,位于城中偏北,周长米,城墙离水面11米,宽7—10米,护城河周长米,护城河宽30米;中层的是近方形的内城,周长米,城墙离水面10.5米,宽20米,护城河周长1米,宽40米;最外层是近圆形的外城,周长米,城墙离水面10米,宽25—50米,护城河周长米,宽50—60米。三重城墙都用泥土堆积,每道城墙只有一个城门,形似环环相套的迷宫;有六条小河通向外界的滆湖等水系。

年5月,时任常州武进第七区的区长江上悟与文史教员陈松茂在武进郊外泛舟时,偶然发现了这处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土城墙的表面还发现了大量的花纹陶片。年4月,因武进淹城农业社的积肥运动,在内城河里的草苔下挖出了独木舟、一批青铜器与几何印陶纹罐,今天有一艘独木舟陈列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此后至今又经历了数十次发掘,文物在淹城博物馆都可看到,淹城遗址的建筑年代也因之确定:春秋晚期。

那么,这么一处神秘的城址,究竟是何人所留呢?

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商末奄国南迁所建。这种说法来源已久。早在东汉时期野史《越绝书》就提到“毗陵县(今江苏常州)南城,故古淹君地也。东南大冢,淹君子女冢也。”同时提到吴县(今江苏苏州)有“蒲姑大冢,吴王不审名冢也,去县三十里”。这里提到了江南一带的两个古国:淹国和蒲姑,这两个古国从何而来呢?在《史记·周本纪》就提到:“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蒲姑。”

原来在西周初年,武王伐纣后不久即去世,弟周公辅佐成王即位。此时周公的三位兄弟管叔、蔡叔、霍叔不服周公,遂与当时的殷商国君武庚叛乱,而东方、南方一带的“东夷”也参与其中。“东夷”又称“九夷”“淮夷”“鸟夷”,是活跃在今天山东半岛、淮河流域的多个部族统称。他们之中最强大的有居住在今天山东博兴的薄(蒲)姑,以及居住在今天山东曲阜的奄(淹),此外还有徐国(今山东滕州)、莒国(今山东莒县)、莱国(今山东莱芜)等。

根据《韩非子》,周太史辛甲(在《封神演义》中此人是个手持斧头的猛将)对周公献策,采取先易后难的战略,先征服小国,这样大国自然会归附。周公采取辛甲计策,先摆平东夷小国后,商盖(奄)果然不战而降。当然,现实情况可能没这么容易。金文中有多处相关记载,如“王征盖”“王征盖侯,周公谋,禽祝”“唯周公邘征伐东夷,丰伯、薄姑”等等。看来,周公东征攻灭奄、薄姑确有其事,而且之后在奄国遗址建立鲁国,薄姑遗址建立齐国

那么,奄国、薄姑两个大国的族众哪里去了呢?《吕氏春秋·古乐》说:“成王立,殷民反,王命周公践伐之。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南。乃为三象,以嘉其德。”这里说的是商人叛乱时使用大象在东夷作恶,而周公用军队驱逐他们逃到了江南,《三象》这首曲子就是为了表彰周公创造的。虽然这段史料是说乐曲的由来,但无意中为我们保留了一段史料:周公东征将叛乱的商人驱逐到长江以南的地区。

奄国在史料中往往被称“商奄”,而古本《竹书纪年》商王南庚也曾经定都于奄。虽然后来这里成为东夷的奄国,但商与东夷本身关系也比较密切,所以称为“商奄”“商人”也未尝不可。联系这些史料,顾颉刚先生就认为:“周公伐奄,直把奄人从今山东曲阜县赶到了江苏常州市……这个淹城遗址,规模如此阔大……他们原居于殷的旧都,文化颇高,其向南迁徙,在一定的程度上必然为后期的吴国文化打下了基础。”

顾颉刚先生作为史学泰斗,自不待言。但对于这个问题的结论,还是很值得商榷的。

首先,考古发现淹城遗址是春秋晚期城址,而并非西周初年的遗址。而且,就淹城遗址的文化面貌来看,与商末的东夷没有相似之处,而很明显类似于同时代邻近的吴、越两国。比如淹城遗址有两百多个土墩,这个是典型吴越地区的墓葬,今天淹城外城的西边,由南向北坐落着头墩、肚墩与脚墩,民间传说,奄君之女百灵公主被父亲冤杀,砍为三段,头、身、脚分别葬于三处,但考古发现这里出土的也只是春秋的陶器、瓷器。

其次,考古发现淹城遗址并非像顾老说的“规模如此阔大”,前文提到子城周长仅米,那么方圆也就多米,在这样一个小地方建设一个国家,实在是货真价实的弹丸之地,就连修建一个城邑也不可能。关于淹城的性质,之前有很多关于都邑的说法,除了山东奄国南迁之说外,还有土著奄国说、吴国中期国都说、吴公子季札封地延陵说等等,现在看来都完全缺乏依据。

最后,关于奄国国人的下落情况,新出文献清华简《系年》给出一些线索:“周武王既克殷,乃设三监于殷。武王陟,商邑兴反,杀三监而立录子耿。成王屎伐商邑,杀子耿,飞廉东逃于商盖氏,成王伐商盖,杀飞廉,西迁商盖之民于邾圉,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根据这个说法,成王东征杀死飞廉,然后西迁奄国国人到朱圉山(今甘肃甘谷),也就是秦人的起源。《史记·秦本纪》提到嬴姓国有个“运奄氏”,“运奄氏”是否就是奄国?

《常州府志》则解释为勾践被囚禁之处,其实早期文献里根本没有勾践入吴为囚一说,更不要提夫差把勾践囚禁在这里了。那么,淹城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又有说这里是吴国或者越国的军事堡垒,还有说是吴越水军的训练基地。年,这里出土的青铜器就有4把剑和4件箭簇,可能确实与军事职能有关。当然,或许也仅仅是一处吴越国君的游览场所而已,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呢?

参考文献:

穆勇、李国华:《淹城古城遗址考》

熊贤品:《从清华简〈系年〉看常州武进淹城非奄族南迁所建》

叶文宪:《吴国历史与吴文化探秘》

赵玉泉:《武进县淹城遗址出土春秋文物》

林屋公子,文史作家,主攻先秦秦汉史。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悟空问答签约作者,澎湃历史专栏作者,网易历史专栏作者,百度ta说合作作者,全历史合作作者,出版有《先秦古国志》《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山海经全画集》实体书三种,作品散见于《国家人文历史》《同舟共进》《北京晚报》《醒狮国学》《百家讲坛》《威海晚报》等报刊杂志及自媒体。感谢阅读,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112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