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一位乡镇党委书记的最后58天齐鲁壹

北京比较好荨麻疹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20324/10490515.html

从8月28日至10月24日,是日照市莒县阎庄镇党委书记宋旭雷留给世人的最后58天。8月28日晚九点多,医院的妇产科手术室里,传来一声婴儿的啼哭。站在外面焦急等待的,正是宋旭雷。宝贝女儿的出生,让他喜出望外。10月24日凌晨,宋旭雷突发疾病去世,年仅43岁。突如其来的噩耗让所有的人猝不及防。在这58天里,他不断地和时间赛跑,策划实施了阎庄镇首届稻田文化节,为乡村文旅融合增添亮点;在这58天里,他不断地召集人员研讨方案,深入田间地头,根据各村实际精准施策,全力推进“户户通”工程,为乡村振兴谋划新蓝图;在这58天里,他情系百姓甘苦,经常到贫困户打工的地方看一看,只为“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

宋旭雷生前在董家山沟村实地察看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

10月24日凌晨,被宋旭雷唤作昱儿的女婴,还在睡梦中。这个来到人世间刚刚58天的婴儿,还没有记住父亲的模样,就天人永隔。清晨的阎庄大地,刚从静默的夜色中苏醒,就陷入了悲伤。在这片.5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宋旭雷熟悉的一草一木。在7个春秋的更迭中,他也从“黑发镇长”变成“白发书记”。这一天是霜降。就在这个清晨,宋旭雷还没来得及再捧一把这片鱼米之乡的新稻米,还没来得及再看一眼他推进建成的“阎庄镇产业创新孵化园”,还没来得及把冬日的棉衣送到他包保的贫困户那里,就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对自己:“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小女儿的降生,让宋旭雷的心头又多了一份柔软的牵挂;妻子体弱多病又是剖腹产,让他忧心忡忡。但在女儿出生之后的第二天早上,他就电话不断,无奈之下,只好把月嫂提前叫来,匆匆交代了几句,便赶到单位处理工作。早上八点半,他的办公室门前已经排了一长溜人。这里面既有班子成员汇报近期重点工作,也有村支部书记汇报村里的发展难题;既有企业负责人,也有信访群众。宋旭雷走进办公室,开始了一上午的工作。眼看就到收水稻的季节,首届稻田文化节的各项筹备工作需要加快调度;魏家村部分拆迁村民调度会也要如期推进……宋旭雷打开工作日志,记下了工作要点。他的每一天都是这样开始的。

宋旭雷到郭家当门村蘑菇养殖户家中调研

处理完例行公务,他还要到村里和项目现场调研具体工作,到了晚上,经常加班开会,周末加班更是家常便饭。他的工作日志每天都记得满满当当,那狂草一般的字迹,似乎正是他与时间赛跑的决心和斗志,正应了他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宋旭雷对时间的利用,达到了“极致”。他的生活就是三点一线:办公室—村里—家里,即使回家,他也习惯“曲线而行”,今天绕到西边这个村转转,明天绕到东边那个村看看,一旦发现问题,现场解决,从不拖延。今年9月12日,宋旭雷到阎庄镇敬老院看望老人,回来的路上突然发现一家钙粉加工厂门口弥漫着粉尘,他立即停下来,带着工作人员径直去找企业负责人。这家企业的负责人看到宋旭雷,有些惊讶:“宋书记,您怎么来了?”“你这里的粉尘都快要遮人眼了,你们厂的环评资料呢?找出来我们看看。”在认真查看了相关环评资料,发现并无纰漏后,宋旭雷又去厂区查看生产设备,发现当日雾炮机没打开,他立即督促企业打开雾炮机除尘,直到粉末清理完毕才回家。即使这样“见缝插针”地利用时间,他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回到家里,他依然坐在书桌旁,在本子上记下当天未完成的工作和明天的工作安排,皱着眉头不停地思考。这一幕,妻子薛洁记忆尤其深刻。“他几乎每天回来都很晚,回来后也不闲着,不停地在本子上写这写那。整个月子期间,他天天忙得团团转,我白天根本见不到他人影。晚上回来,我们娘俩都睡着了……”不管回来多晚,宋旭雷都会悄悄地来到妻子和小女儿的卧室,静静地看一看睡梦中的她们。半夜,只要听见小女儿的哭声,他都会立即起来,为女儿冲奶粉,看着女儿喝完,把奶瓶刷好,再回去继续睡觉。只是,这样甜蜜的时刻再也不会到来。对发展:“别人能做到全国淘宝镇,我们也能做到”“晓隆,你下午跟我到渚汀村的生态高标准果蔬大棚去看看。”9月3日上午,宋旭雷给创小青(山东)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晓隆打了个电话。陈晓隆是镇上的“电商红人”,获得过中国淘宝村十大优秀带头人、中国农村电商致富带头人和全国青年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下午,在去渚汀村的路上,宋旭雷和陈晓隆探讨着电商发展的新规划:下一步,要增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产品从量产到质产的飞跃,为电商平台提供优质特色农产品,而已建成的渚汀村生态高标准果蔬大棚,正在把宋旭雷的设想变成现实。早在建国之初,莒县阎庄镇就享誉全国。这片红色热土是全国著名农业劳动模范吕鸿宾的故乡。年,在吕鸿宾的带领下,这里诞生了全省第一个初级农业合作社。年,周恩来总理亲笔签名授予阎庄镇的爱国公社“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年,宋旭雷来到阎庄镇干镇长。面对着农业基础深厚的阎庄镇和农村青年大多外出打工的现状,如何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赋能?宋旭雷和时任镇党委书记兰庆朔经过多次调研和精心谋划,把目光瞄准了农村电商。学习新鲜事物不能盲目干,首先要外出“取经”。宋旭雷带领工作人员,几乎把全国知名的淘宝镇、淘宝村跑了个遍。通过深入调研,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了阎庄镇的电商发展思路。“曹县大集镇的淘宝产业园就是我们的对标方向!别人能做到全国淘宝镇,我们也能做到!”宋旭雷说。但对这个不产生税收的项目,有些部门并不“买账”,但宋旭雷却认准了这件事。“我们不能守着老办法,要跟上新时代动能转换的要求,创新思路,为农民工和有意愿从事电子商务的青年搭建一个平台。”在阎庄镇党委、政府的推动下,年,镇上先后投资了一百多万元,成立了一个占地平米左右的“阎庄镇创业孵化基地”,随后出台了扶持农村电商的具体措施和考核办法,并把培训机制常态化,鼓励更多农村创业青年从事电商行业。运营之初,货源稳定性、营销思维、农村物流配送等诸多瓶颈扑面而来,质疑的声音也不绝于耳。“花一百多万投入电商,能产生多少税收?”“人家别的镇也没有多大动静,咱折腾个啥?”面对这一切,宋旭雷丝毫没有动摇。在陈晓隆的办公室,两个人促膝交谈。“晓隆,电子商务绝对是未来的交易模式,眼前的困难都是暂时的,你一定要坚持做下去,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面对商业转型升级的时候,比别人提前一步。”在全镇农村电商专项推进会上,宋旭雷强调:“我们做这个电商产业园,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民生,为了让返乡创业的青年有一个平台。财政上再紧张,也不能在这个项目上说‘不’字。”那一段时间,他除了带领工作人员继续外出“取经”,还阅读了大量关于发展农村电商的报道,工作日志上记得密密麻麻。一些专业培训团队也受邀前来指导交流,渐渐地,一些大学毕业生、复转军人和返乡创业者也加入到“电商”群体中来。为了给广大农村电商从业者一个真正的家,年,建设两年的“阎庄镇产业创新孵化园”建成启用。园区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专业化运营”的方式,运行以来,全镇每年新增网络店铺余家。截止目前,园区累计孵化企业余家,创造就业岗位0余个,先后获得“日照市创业孵化基地”“山东省众创空间”等多项荣誉称号,成为阎庄镇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示范点、带动点。经过几年的发展,阎庄镇荣膺中国“淘宝镇”、山东省首批“电商小镇”。“随着5G时代的到来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农村电商必将迎来一个更大的突破。实践证明,宋书记的眼光的确是超前的。但是,他却再也看不到这一切了……”说到这里,陈晓隆的眼泪夺眶而出。对人民:“老百姓的事就是咱自己的事”10月7日下午,宋旭雷又来到莒县中和服饰有限公司,他首先来到扶贫车间,看望在那里工作的残疾人。“最近有什么困难吗?”宋旭雷问公司负责人段存德。“其他倒没有,就是这些残疾人下班后回家不方便,也不安全,最好能有个宿舍。”段存德说。“你不要担心,我回去就帮你到县残联等单位协调解决。”办事一向痛快的宋旭雷这次也没含糊。80后的段存德从小是个孤儿,13岁就外出打工。年,他开了一个不到30人的小型服装厂,专做外贸服装。有一次,爱做义工的段存德到镇上敬老院给老人送衣服,认识了宋旭雷。得知他的情况后,宋旭雷详细地询问了工厂规模和经营状况,一再叮嘱:“你有什么困难,就直接到镇政府找我,我在二楼!”不到一个月,宋旭雷主动给段存德打了一个“最近在经营方面有什么困难吗?有困难的话,镇政府可以帮忙扶持!”“我……就是厂房有点小,一共不到平米,楼上干缝纫,楼下干裁剪,我想找个0多平米的厂房,扩大生产规模。”“好,我来想办法!”在宋旭雷的协调帮助下,年年底,段存德的工厂搬到一个0多平米的新厂房里;年,他注册成立了“莒县中和服饰有限公司”;年,成立“扶贫车间”,专门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现在已发展到七八个分厂,实现年产值近千万元。现有员工多人,其中包括50多名残疾人。“工人能开多少工资?员工福利怎么样?”宋旭雷不时到厂里转转,惦记着残疾人在这里的工作和生活。他有句口头禅:“只要我看到的,不管大事小事,我都得管。”无论大事还是小事,无论远村还是近邻,只要是老百姓的事情,宋旭雷都丝毫不打折扣。年,阎庄镇进行饮水改造,考虑到各个村情况不一,他给原阎庄镇自来水厂负责人张杰打“老张,全镇还有多少户没吃上自来水?你统计个数报上来。”他还到肖家河村察看实情,发现该村户与户之间相隔较远,有的甚至相隔上百米。“不管远近,只要房子建起来了,水就得通上,不能落下一户!”宋旭雷叮嘱。肖家屯村在山岭上面,原来挖的井都很浅,村民吃的都是水质不好的“懒水”。“老百姓的事就是咱自己的事,这个村必须通上水,要是一直让老百姓喝懒水,我们哪有脸来见他们!”宋旭雷说。但困难摆在眼前。该村下面全是石头,根本挖不动。宋旭雷很快协调来挖掘机和电镐,施工队伍昼夜奋战,经过近20天突击,终于打通了水道。肖家屯村通上水的那一天,老百姓激动地流出了眼泪。当年,阎庄镇所有乡村的住户都安装了自来水,在全县先行了一步,为后来的“户户通”奠定了良好基础。10月20日,宋旭雷又组织召开了“户户通”工作调度会,对各村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统筹梳理和安排,他在日志中写道:1、成立包联人员,班子成员全部靠上;2、走好程序:开会、收钱、招投标;3、质量:监理;4、时间打紧,服从质量。11月15日;5、每周一调度:问题及时反馈,进度统一;6、及时和上级沟通;7、政策:到十月。宋旭雷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是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意。这与他的家庭有直接关系。他的爷爷是建国前老党员,他的姥爷在乡镇基层工作十几年。从6岁起,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宋旭雷就和弟弟宋旭峰搬到姥姥家生活。宋旭雷记得,每当有上门要饭的穷人,特别是一些残疾人,哪怕家里只有两个煎饼,姥姥也会拿去给他们吃,盛稀饭给他们喝,并且还找衣服给他们穿。她经常对兄弟俩说的一句话就是“人一辈子要多做好事,多行善事”。在这种良好家风的熏陶下,宋旭雷深知: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就是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他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刻起,就在践行着这一点。他的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却唯独没有他自己。长岭、安庄、桑园、小店、阎庄……宋旭雷一路走来,把为民服务的坚实足迹留在了这片热土。对贫困户:“我不图什么,我就图为老百姓干点事,心里踏实”“老伦,你上班忙不忙?今天是周六,你不忙的话,我就过去看看你。”10月12日中午十一点左右,宋旭雷刚开完会就打了个电话。宋旭雷口中的老伦叫伦志业,是阎庄镇董家山沟人,三级伤残的老伦是宋旭雷包保的贫困户,在莒县中和服饰有限公司的扶贫车间上班。虽然比宋旭雷大17岁,但60岁的老伦总想叫他一声大哥。“在我心里,他是我的主心骨。”

宋旭雷生前在董家山沟村走访贫困户伦志业

9月13日也就是中秋节那天,宋旭雷带着米面粮油去看望了老伦。每次到老伦家,宋旭雷都不会空手,最近送的那两袋面粉,老伦一家还没吃完。老伦说,一看到那两袋子面,眼泪就打转。年,老伦的儿子考上了大学,因家里穷交不起学费,便赌气地对父亲说:“我不上了,我丢不起人!”宋旭雷得知后,立即去做工作。“孩子,咱上学是为自己上,不是为别人上,学到了本事,以后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有叔叔在,你不用担心学费!”在宋旭雷的扶持下,老伦的儿子顺利读完了大学,走上了工作岗位。年,老伦一家住进了新盖好的房子,生活又有了新奔头。阎庄镇原敬老院院长许传德记得,每逢节日,宋旭雷就会到敬老院里看望老人们,有时候周末也去,为他们送衣送物,送去党和政府的关心。渚汀社区村委委员张守强记得,年,渚汀村要建56个蔬菜大棚,包括12个扶贫大棚,但建大棚所需的轻砌块却让他犯了难。当时市场紧俏,老百姓拿钱也买不到,他便来找宋旭雷。“不要着急,我来协调!”宋旭雷立即给镇上的一家建材厂负责人打电话协调货源,最终,蔬菜大棚如期建成。阎庄镇的农民记得,今年天旱,到了7月份还没下雨,全镇四五百亩农田受旱,宋旭雷协调相关部门,把废弃矿坑修复改造成蓄水池,又修了条水渠,把水引到农田,最终解决了旱情。阎庄镇的老百姓记得,宋旭雷对民生项目抓得很细很实,镇上的环境越来越美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年,镇上还通了暖气和天然气,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便利。10月13日,莒县阎庄镇首届稻田文化节如期在张家当门村开幕。看到不少市民和网友前来感受这种乡村文旅新模式,宋旭雷很受振奋。那晚,他在办公室里翻阅报刊堆中乡村旅游的资料,一直看到十一点多才回家。“你每天这么忙,这么累,图啥?”妻子薛洁看到每天早出晚归的丈夫,不免抱怨。“我不图什么,我就图为老百姓干点事,心里踏实。”宋旭雷平静地说。最后的呼唤10月23日,早上八点十分,宋旭雷提前来到镇政府办公楼二层那间窄小的办公室,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办公室门前已经有5个排队的同事和群众在等候。他的办公桌左右两侧是两堆高高摞起的报刊和文件,平时的他就坐在其中工作。宋旭雷唯一的爱好就是剪报纸和收藏报纸。尤其是《人民日报》《大众日报》上关于乡镇发展和基层工作的一些文章,只要他认为有价值,都会小心地剪下来,收集在一起。天长日久,办公室的报刊堆成了小山。

宋旭雷生前的办公室

“你也不拾掇拾掇,别人看见了都觉得堵得慌!”有一次,弟弟宋旭峰到办公室看到“夹”在报刊堆中的哥哥,提醒道。“这样拿起来方便,想用什么资料,伸手就能够着。”宋旭雷说。他办公室的书架上有《参考消息》《山东经济研究》《组工文萃》等刊物,他还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282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