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小国竟有那么多,分别在今天的这些地

各小国的彊域,以宋、鲁为最大,郑、卫次之,莒、邹、周又次之,杞蔡、郯等国,都不过占今一县地。(一)宋国有今河南省东南部和今山东省苏省、安徽省之间一部分地。国都原在睢阳(今河南商丘西南),在战国期宋昭公、宋悼公时可能迁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二)鲁国有今山东省的东南部,国都在曲阜(今山东曲阜)。(三)郑国有今河南省中心部分国都在郑。(四)卫国有今河南省、山东省之间北部的一部分地,国都在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五)莒国有今山东省安邱、诸城、沂水、莒、日照等县间地,国都在莒(今山东莒县)。(六)邹国有今山东省费、邹、滕济宁、金乡等县间地,国都在邹(今山东邹县南)。(七)周有今河南省孟津、洛阳、偃师、巩、汝阳等县间地,过黄河有今温县的小部分地。国都在成周(今河南洛阳东北)。(八)妃国约有今山东省安邱东北地。(九)国约有今安徽省寿县北部地。(十)郯国约有今山东省郯城西南地。(十一)任国约有今山东省济宁北部地。(十二)滕国约有今山东省滕县西南地。(十三)薛国约有今山东省滕县东南地。(十四)费国有今山东省费县东部地。(十五)倪国,“倪”一作“”,邹别封之国,在今山东省滕县东,一说在山东省枣庄西北。(十六)曾国,战国初期,建都于西阳(今河南光山西南),并占有今湖北省随县到安陆一带。这个曾国当是西周末年和申一起招来犬戎攻灭西周的姒姓缯国,原在今河南方城一带,春秋时称为缯关,因楚的逼迫而逐步南迁的。(十七)缯国,,在今山东省苍山西北,也是姒姓。公元前五六七年为莒所灭,后来又复国,到公元前四○五年又为越所灭。这一缯国当是姒姓曾国东迁的一支当时有所谓“泗上十二诸侯”(见《田世家》及《韩诗外传》卷十第六章等),指泗水两侧地区存在着十二个小国。《史记·秦本纪》于孝公元年论及当时形势,讲到“河山以东强国六”,“淮泗之间小国十余”。《楚策》第十八章张仪游说楚王,谓楚王¨举宋而东指,则泗上十二诸侯尽王之有已”。《史记·张仪列传》同。《索隐》谓“十二诸侯,宋、鲁、邾、莒之比也”。胡三省《通鉴注》说:“宋、鲁、邹、滕、薛、郏等国,国于其间,齐威王所谓泗上十二诸侯。”所谓泗上十二诸侯,当指宋、卫、鲁、邹滕、薛、郫、莒、费、郯、任、邳等十二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832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