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老地方朱家庙子和祥云观半岛壹点报

中科白癜风 http://www.yunweituan.com/

大石头河在古乍石村西缓慢地拐了个弯,向北流去。河水紧贴着西边的山梁,河流东侧是一片山沟里少有的开阔地。山里泥土少,土地稀罕,这一片临河的小平原应该是大石头河的泥沙冲积而成。慢慢的,经过河边上人家的改水砌坝,还有大自然的恩赐赏饭,河道变得规矩起来,收紧了腰身,将冲积而成的土地留给了耕种的人们。

沿河向下,山梁将尽处,河东岸突起一小山,周围是平坦田地和西边的河流,小山便如水中的小岛状,突兀,显眼。小山高约六七米,方圆也就三四百平方米,南北稍长。西边若刀削,南边也比较陡峭,但有小路可攀援。东面有曲折但平缓的登山小道。北面突降,有低于最高处两三米的一块小台地。

小山东边,相隔几百米,便是大石头河这条山沟里很有名气的朱家庙子村。村碑和《莒县民政志》都这样写着:明洪武年间,刘氏自日照迁此,因河对岸山如卧猪,上有庙,称猪架庙,以庙为名,后为今名。

大概这个小山比之明初,已经大变了模样。打小,我就没看着这个小山像什么卧猪。

村庄以庙为名,慢慢地演变成了朱家庙子村。朱家庙子村没有姓朱的,倒是村子前面有个小村叫小朱家庄,全村无二姓,都姓朱。除了刘姓,朱家庙子村还有另一大姓是王姓,不知是否比刘家来得早。鲁东南山地里,很多村庄是这样的,这一姓那一姓的搬来住了,如有一姓人口繁衍得快,人们便认为,这个村的风水“发”的是他们这一家!这片养活人的水土,等啊,等啊,等来了最合适的这一姓,这一家。

朱家庙子村在大石头河这条山沟里很有名。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这一辈人的小时候,老被大人教育,好好学,下功夫,像朱家庙子的学生考出去,就有出息了!朱家庙子村人重视教育,确实考出去的学生多。

我们村里有个传说“通神”的大娘,不算神婆,给人治治头疼、咳嗽。上世纪90年代末的某个夏天吧,大娘挨家挨户攒(Cuan)钱,好像并不多要,只要几毛。说是给老母奶奶在朱家庙子小山上修庙。后来,年,庙真的盖起来。

却是叫祥云观。

祥云观供的是周围百姓敬奉、相信的民俗众神,主要是送子娘娘、老母奶奶、王母娘娘。但村里人一般会将这一切,甚至包括观音菩萨,都称为老母奶奶。可见碧霞元君(莒人称老母奶奶)信仰在莒县一带影响之大。祥云观修好后,小山也有了名字,叫做青龙山。从前,我们说起那里,是没有名字的,就叫那座小山。因为山上有残庙,有香火,也叫那个庙子。

《重修莒志》及祥云观现存数段残碑上可见:祥云观系元代始建,至清雍正八年毁于山洪。祥云观系道教张天师的正一派道士传锡,据说文革前一直是莒县城南关冯氏俗家弟子主持。这几年我几次登上过青龙山,并没见过有道士在那里。前后几间低矮瓦房,老式的厚重木门总是上着锁。

前几年,青龙山后面的小台子地上突然盖起了一个亭子,亭子里面立了一尊女神石像。我回家时听人说,庙子后面新修了娃娃神像,供奉着娃娃。听后,大为惊奇,娃娃是什么神灵?急忙开车去看了,原来那是女娲神像。不知什么因缘,创世女神也被请到了青龙山。

难道青龙山和祥云观专门供奉道教女神仙?

年以后,每年正月初九是青龙山庙会,刚过了年,闲在家里的人多,山会颇为热闹。据传,清嘉庆十年正月初九,祥云观重修竣工并为新塑神像开光,周围乡人多来磕头上香,看热闹,人一多,卖小吃,卖烛火,卖玩具杂耍的,就赶来了,遂形成了每年正月初九的庙会。

今年正月,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村村封堵了道路,汽车不让进出,但却不堵摩托车。初九下午,我骑上摩托车,带着爱人沿新修的大石头河沿河路,几分钟就到了青龙山。爱人到祥云观里点了香纸。院子周围,野荆条和野酸枣干枝粗大,肆意张扬,看来守在这香火宝地的年头已经不短了。院里有一通石碑,年立的,黑色抛光的大理石面,刻下去的字是白色的。碑文上说,祥云观始建于元朝末年,雍正八年山洪暴溢,殿宇损基,嘉庆年间由乡人捐资重修,文革期间遭人为破坏,终致柏倒殿坍,颓垣断壁,目不忍睹。适值新千年至,所幸国泰民安,物阜民丰,重建此观乃吾乡民众望所归……

我走下青龙山时,爱人还在观里拨弄燃烧的香和纸。天干物燥,她越发耐心,唯恐留下一点火星。

从南面比较险要的小道上下来,不知何时道路边坐了四位妇女,每人面前放了一篮子鸡蛋。我问,多少钱一斤啊?

她们愣了一下,很山野地笑了。其中一位说,你要啊,我的这些转给你。

原来,她们是刚刚到附近的养鸡场买的。因为疫情,养鸡场的鸡蛋卖不出去了,大家就约着去买一些。一是便宜,再是也算支援人家,他家都没埝儿放啦!

爱人下山后,和她们聊了一会儿。扭头对我说,你也是好意思问,本来没有赶庙会的,没个人影,人家怎么会在这里卖鸡蛋呢!

看着她们四人挎着篮子走远,爱人说,人家真好啊,买鸡蛋自家吃,还帮了人,神佛还能怎么做?——这厉害了,刚在祥云观上了香的人,从小事上就看到了度己度人的义理。

时近立春,路旁树木已见待萌之意,有一株柳树的枝条似乎就要由黄转绿了。想起清末诗人雨辰先生的句子:百花犹待酿,一树已先开。

我曾从《莒州诗词选注》上抄录过雨辰先生的诗。他不做惊人之句,但描摹乡居山居生活的五言律诗,自然,朴素,就是我熟悉的属于大石头河流域,属于鲁东南山地乡村的场景。“举竿敲灿烂,剥树震玲珑”,是雨辰先生《八月剥枣》中的句子,生动不生动?是不是情景如在眼前?

雨辰先生,就是朱家庙子村人,大名刘伯震,字雨辰,号方东,庠生,是清末民初莒东闻名的私塾先生。雨辰先生生于年,那一年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圆明园被毁!但山里的光阴和山外自是不同,无论大清、义和团、洋人怎样闹腾,山沟里尊儒重教的朱家庙子村还处在忠厚传家、耕读继世的安静岁月中。

“稻花盈百陌,槐荫照南柯”(刘伯震《锄禾》),雨辰先生卒于年,距离他写下这句子百年左右,我站在朱家庙子村西,青龙山下,大石头河岸边,看见的那份安静和寂寞,千古未变。杨树、榆树、柳树,随风轻摇的树枝,各执一份和河流、田畴、山岭、天空相同的笃定。一切都在和时间悄然相守。槐荫照南柯,这山里的光阴缓慢悠长,若南柯一梦,我在这里,似在凡间,又似在世外。

(作者:蓝野)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367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