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福字、贴春联是欢庆春节的“标配”。在莒县,还流传着一种名为“过门笺”的剪纸,每当春节到来时,过门笺与春联一起,被张贴在家家户户的在门楣上,为热闹的节日气氛增色许多。
在莒县民间,还流传着“过门笺、落门笺,落在地上都是钱”的美好寓意。年莒县过门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莒县过门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莒县过门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莒县第二中学美术教师于红从父辈手中接过接力棒。
1月16日,恰逢周末,记者来到位于在莒国古城商业街的“剪纸物语”剪纸博物馆。在门口,一块写有“国家级非遗”5个金色大字的牌匾格外醒目。馆内的展厅里,各式独具匠心的过门笺主题剪纸作品琳琅满目。
“莒地贴‘过门笺’的习俗最晚在明代就已在民间盛行,制作流程为出图、制版、打制刻刀、裁纸、砸刻等……”在博物馆的研学区,于红正带领学生们一边讲解着过门笺的历史和制作技巧,一边演示着制作过程。不一会儿的工夫,一张平淡无奇的彩纸随着她一剪一刻的被雕琢,逐渐变成了一幅精美的剪纸作品。
传统的过门笺是长方形,长约一尺,宽约七寸,中间镌有图案,镂空的饰面上有方孔钱纹、万字纹、水波纹等,下呈穗状。每套5或6张,主要是在春节到来时一字排开贴在各家的门楣上。
于红与过门笺的结缘,源于她的父亲于永胜。“过门笺的制作到我这里已经传承了四代。我从小就看着父亲制作过门笺长大,当时还觉得司空见惯,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但父亲经常教育我说,这是老一辈留下来的宝贝,一定得把它传承下去。”于红回忆说。
虽然过门笺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但是基本功必须扎实。
“以前的过门笺都是单色的工艺,大多是多张彩纸摞在一起,以砸刻为主。这不但要求手稳,而且对砸刻力度的把握也很重要,轻了刻不透,重了又太费力气。同时,图案设计更是赢得市场的关键,只有富有新意的作品才能受群众的欢迎。”于红说。
在兴盛时期,莒县从事过门笺制作的村民一度达到数千人。近代以来,随着机械化的引入,花样简单、模板单一的人工制作被机械设备取代,从事过门笺加工的村民数量骤减。与此同时,过门笺还存在着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过去只有在春节期间才会制作和销售而且只能放在门楣上使用,传承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和父亲的言传身教,于红开始对过门笺的制作和传承产生了自己的想法。她结合自己的美术专业专长,在扎根传统艺术的同时研究与现代生活接轨,尝试将剪纸、木刻、国画等技法融入过门笺的设计和制作中,创制出多色套刻制作样式,并带领团队精心创作了以“莒文化”为题材的精品剪纸,把人物和故事搬到剪纸作品当中。同时,她还创新利用手工染制纸张,克服纸质作品易发黄褪色、难保存的问题,并把作品制作成册,接轨文化旅游产业。
更让于红感到欣喜的是,正在读大学四年级国画专业的侄女于志雯已经加入到莒县过门笺的传承当中。“大学毕业后,我也打算从事莒县过门笺剪纸的传承与创新事业。我想把更多年轻时尚的元素与国画的传统技法相结合,让莒县过门笺这朵民间艺术的瑰宝走上更广阔的舞台。”于志雯坚定地说。
手造人说
让传统艺术
既能看得见又能带着走
莒县过门笺传承人于红:如何让一门历经百年传承的古老技艺保持顽强的生命力,是我们每一位“守艺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我们给它赋予了时代的内涵。通过选取群众耳熟能详的题材,推出了“莒地文化故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一系列作品。我们还把过门笺的元素融入到书签、钱包、摆台等商品中,让过门笺从门楣上搬进了商店里。此外,我们还成立了剪纸工作室,推动莒县过门笺和剪纸艺术的产业化发展,让传统艺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带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