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系列第5期新石器时代三

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历史是未来的启迪,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

  顺着中国历史的脉络,跟随徐祥的视角,继续讲解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顶级国宝。

大汶口文化象牙梳

中国国家博物馆

  年修建京沪铁路时,在山东泰安大汶口镇的施工工地上挖掘出一些年代久远的陶器碎片和墓葬,于是文物部门展开抢救性考古发掘,一个令世界为之震惊的发现随即呈现在世人面前,这就是大汶口文化。   这件镂雕旋纹象牙梳即出自大汶口遗址的一座大墓中,是件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之一。大汶口遗址分布在泰安市大汶河两岸,遗址总面积80余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2-3米,是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大汶口遗址包括了大汶口文化发展的全过程,距今至年,跨度达一千六七百年,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属于父系氏族社会,为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一次发掘出土的文物有上千件,其中有陶、石、玉、骨、牙器等不同质料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异常精美。生活用具有鼎、豆、壶、罐、钵、盘、杯等,分彩陶、红陶、白陶、灰陶、黑陶几种。生产工具有磨制精致的石斧、石锛、石凿和磨制骨器。   这件象牙梳略呈长方形,上端钻3个圆孔,边缘还刻有沟槽,似为镶嵌之用。主体部分镂出由3行条孔组成的8字形旋纹图案,并内填“T”形花纹,被称为最早的八卦。下端共有17个细密的梳齿象牙梳造型美观,工艺精致,是迄今为止远古时期保存最为完好的梳子,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件象牙镂孔工艺品。与此同时,还发现了象牙筒,可能是装梳子的用具。在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过骨簪、玉鬙、玉发箍等固定发式或美发的用品,可见当时的人们十分重视梳理头发。大汶口文化后期,社会财富日益丰富,出现了财产及社会阶层的分化,这种分化在大汶口墓葬中得到了突出的反映。在大汶口余座墓葬中,有些墓空无所有,多数墓葬只有几件简单的陶器或石器,而少数大墓的随葬品却多达多件。这些大墓不仅拥有大量制作规整、器类繁多的陶器、石器、骨器等生活用品和工具,更有贵重的象牙器、玉器镶嵌松绿石的骨离工艺品。这件镂雕旋纹象牙梳的墓主人生前应该是一位社会地位显赫的人物。

大汶口文化彩陶背壶

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组彩陶背壶年出土于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墓地第10号墓,高16.9厘米,口径7厘米,底径6厘米。   陶器是火与土的艺术,陶器的产生和发展,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石器时代某些部族共同体的存在及其物质文化水平,从陶器上可以得到一定的反映。   此彩陶背壶呈红色,高领、圆腹、平底。壶的腹部很有特色,一面鼓腹,另一面扁平,两侧各有一个对称的环状耳,鼓腹中部与扁平面相对的部位还有一个带横向穿孔的鼻形小钮。壶面施彩,图案绚丽。先以黑彩描绘出基本的图案花纹,再用白彩在黑彩上勾勒轮廓或以圆点纹饰等进行点缀。图案由上至下分为几个部分,分别形成不同的纹饰带。最顶部位于口沿外侧,绘三个等距离的黑白彩同心圆。肩部由两条平行线构成一个图框,内填多个黑地白彩涡纹。腹部饰大块的三角纹,一正一反交错排列,构成连续的纹饰带。底部绘两道横向平行排列的联珠纹,均为在黑地上添加的白色亮点,对比非常鲜明。表现出大汶口先民们高超的制陶水平。   背壶是大汶口文化特有的水器,可以盛水或用来汲水,固定在背上,行走时不用担心壶内的水溅出或倾覆。背壶腹部的一侧面加工成扁平造型,扩大了壶身与人体接触的面积,既增加了稳定性,又避免了鼓腹对人体的压迫,在实用性与舒适度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大汶口文化的背壶多为红陶,一般素面不加修饰。这件彩陶背壶被发现于墓中,体积小巧,外观华丽,显然非实用器,可能是一件专门制作的明器。

大汶口文化刻符陶尊

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件陶尊高59厘米,口径38厘米,底径8.5厘米,年出土于山东莒县凌阳河,属于大汶口文化时期。大汶口文化是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的文化。   这件大口陶尊形体较大,夹砂陶,筒形深腹,厚壁,尖底,器表饰篮纹。外壁靠近口沿处刻有一个符号,仿佛是在一座山上矗立一株大树,具有抽象与写实的双重特点。   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及江淮流域的许多文化遗址都发现有大量的象形类刻画符号。其中,大汶口文化的刻画符号陶尊分别出自陵阳河、大朱家村、杭头及诸城前寨等遗址,另外在安徽蒙城尉迟寺等遗址也发现有相同或相似的刻画符号。刻画符号陶尊多竖立于墓主人的脚端,刻画符号朝向墓主人,部分符号还有涂朱痕迹。这些刻画符号目前已发现30余个,可分为8类,其象形元素主要包括日、月、山、树、钺、锛、王冠等。由于这些刻画符号一般只是单独出现,无法体现刻画符号之间的内在联系,它们与文字的关系尚待讨论,多数古文字学家认为,它们至少可以被视作为文字的萌芽。   这件大陶尊是一件盛酒的祭器,尊上刻有符号,可能表示高耸的树。山东省莒县出土的另一件大陶尊上刻有□符号,学者认为表示日、月、山。至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就已形成“天地、人、神”三界的世界观,而巫师则是往来于三界之间沟通人神的使者。在巫术世界中,山和树都是通天的天梯,巫师藉助天梯上天入地,上达民意下传神旨。陶尊上的刻符当有天梯的寓意,祭祀时由巫师顺天梯上天通报天神,让天神享用陶尊中的美酒,取娱于神,让神赐福于民。

大汶口文化白陶鬶(guī)

中国国家博物馆

  鬶中国新石器时期陶制炊事用具,有三只空心的足。这组白陶鬶年在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出土,高14.8厘米,呈灰白色。颈部粗短似漏斗状,顶部有斜向的流伸向器身前部。圆环形提梁,上联颈部,下接器身,表面按压成绞索状。腹部略呈球状,腰部有一周横向附加堆纹,表面压印成花边形的装饰。三个肥大的空袋足,呈鼎立形式均匀分布于腹部下方。   陶鬶是远古时期人们用来烧水或温酒的容器,白陶鬶则是这类器形中的稀有物种。它们以高岭土制作,经℃左右的窑温烧造而成,胎壁轻薄,质地坚硬。白陶鬶并非实用器,它可能被置于比较重要的场合,具有礼器的功能。   中国古代把中原以东的众部族统称为东夷,其活动范围大体在今天的山东、江苏一带。从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开始,这里的地域文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东夷族以鸟为图腾,其文化中有不少鸟的形象。陶鬶被公认是由各种各样的禽鸟形象演化而来,尤其是鬶颈、鬶口完全模仿鸟首的形神,灵活伸展、昂首向上,融写实与抽象于一体,艺术地彰显出理想中图腾的形象,从而将尚鸟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在山东省泰山周围地区,东达黄海之滨,北抵渤海南岸,西到鲁西平原东部边缘,南及江苏省淮北一带,安徽和河南省也有零星发现。据放射性碳素测定其年代约始自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左右发展为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特征以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为主,也有灰陶、黑陶,并有少量硬质白陶。这件白陶鬶是由高岭土经℃左右的窑温烧制而成的,胎壁较薄,质地却很坚硬,它的出现表现了制陶技术的又一新进步。

大汶口文化猪形陶鬶(guī)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

年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

大汶口文化狗形陶鬶(guī)

中国国家博物馆

年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

:新石器时代(二):河姆渡文化凤鸟匕形器

:新石器时代(四):红山文化(中华第一龙)

作者,徐祥,贵州安顺人,偶尔读书、旅行、写作、摄影,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喜欢从历史的视角观察现实与未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684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