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市境内,有很多年轻的县,它们不在清代沂州府的老七县当中,而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战时背景下才设立,延续至今,莒南县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根据《莒南县志》记载,年1月1日,莒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隶属于滨海区各县联合办事处。8月,隶属于滨海区专员公署。当时莒南县的辖区跟现在虽然有出入,但这毕竟是莒南县第一次出现在区划当中,因此通常视为莒南建县的开始。以此推算,莒南县约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对比郯城、费县、沂水等县动辄千年以上的时间,莒南县的确可以算作年轻。
不过,莒南虽然是个年轻的县,但县城驻地“十字路”却是一座老城。在古代大部分时间里,这里虽然没有“县城”之名,但却有“重镇”之实。套用现在的词语来说,十字路很早就可以看作莒州(莒县)的一处副中心。
(清代沂州府地图,画框的是老七县,横线是十字路的位置)
根据《莒南县志》的说法,十字路城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当时十字路为高乡县的县治。据说,后来重修的十字路古城西门城楼上,曾镶嵌“高乡故址”石匾,可惜在抗战时毁于战火。
十字路可能为汉代的高乡县城这一点,在古籍中也有相应记载。元代的《齐乘》载:“高乡城,莒州东南七十余里,汉侯国,宣帝封城阳惠王子休为侯,晋永嘉后城废,疑即今十字路城。”
汉代的十字路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暂没有见到详细考证。这里重现城的风光,是在元朝时期。“中统三年,(蒙古将领重喜)从征李璮有功。四年,以兵镇莒州。至元二年,奉旨初筑十字路城,以备守御。”
由重喜主持重修之后的十字路城,也成为蒙古方面控制莒、沂、海三州的重要据点。而根据《元史》记载,后来忽必烈调整万户级别和布局,十字路为中万户驻地,与枣阳、邳州、邓州、杭州、怀州、孟州、真州等地并驾齐驱,地位可见一斑。
到了明清时期,十字路城的军事地位下降,但城池仍然保存了下来,当时莒州方面在十字路设置巡检司,将之视作西南面的重镇。进入民国之后,莒州改莒县,原来的县、乡、社体系也调整为县下设区。当时,莒县划为10个区,十字路为九区区公所驻地。
根据《莒南县志》记载,年十字路复称镇(当时比较繁华的地方才叫做镇,以示跟普通村庄的区别)。年,十字路镇有居民户,余人,土地余亩,虽然跟现在不能相比,但在过去也是一处比较人烟茂盛的地方了。
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莒南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之初,曾在十字路镇的合兴成酒店(老被服厂址)短暂驻扎。因为战时的特殊环境,当时莒南县并没有固定的县城。一直到了年,才确定十字路镇为莒南县驻地。就此,这座历史悠久的老城,成为了莒南这个新县的城区。
此后几十年里,十字路也实现了快速发展,这座老城如今早已旧貌换新颜,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现在这里不叫十字路镇,已经是十字路街道办事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