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日照9月10日讯日照市莒县长岭镇石井二村编蓑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今年75岁的徐见修现在仍然坚守着这一老行当。徐见修25岁那年跟着本村他的岳父王和余学习编蓑衣,并加入这个行当。而王和余是跟着他的父亲王同云学的。
徐见修告诉记者,以前老百姓穷,又没有现代防雨具,蓑衣就成了庄稼人主要防雨物件。一年到头,春种、夏管、秋收蓑衣常随身携带,雨天披着蓑衣冒雨劳作不违农时,铺在地上可以防潮,可以小憩田埂地头,外出赶集下店,可以随时防雨就地休息,夏天夜晚铺在溪边,可以消暑解夏。年左右,那时候在集体抓生产,一件蓑衣可以卖到1.2元至2元,到年一件蓑衣可以卖到3元,都是供销社收购统销。改革开放后,蓑衣逐渐被塑胶、塑料雨衣所取代,没有市场也卖不上钱了,现在他一年也就是编2-3个蓑衣,供自己穿,基本不出售了。
编蓑衣用料要力扽不断、虫不愿蛀、经久耐用,原先编蓑衣用蓑衣草,又叫“冠子草”,现在他用“马种穇”的梗编蓑衣。蓑衣草,又称“龙须草”,长一米左右,多生在河溪、水塘或山坡多湿地带,秋季收割。因为有不生节、纤维长、拉力好、色泽乳白的特点,是纺绳索的好材料。徐见修以前都去官庄马虎沟去割,现在没有了。他就改用“马种穇”。穇子适宜低湿涝洼地种植,种植历史久远,清末至民国初期,是长岭境内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占全镇耕地5%以上。徐见修现在用的是他自己从外地引种的马种穇,年种了0.2亩地,收了20多斤穇子梗,40斤穇子种。穇子收了后,脱粒,穇子梗用碌碡压软、晒干,可用来搿绳和编蓑衣。
据徐见修介绍,编制蓑衣首先用碌碡压软、晒干的马种穇梗,在编蓑衣前,在淡盐水发一下,待柔软后再进行编织,编织过程中,根据穇梗的干湿度,必要时再喷一些,使其保持柔软易于编织;准备长1.7米左右结实耐用的细麻绳或者其他种类细绳。编蓑衣一般架在门楣上,在门楣锁扣下搭一个长1米左右的细横木,中间用绳吊起,靠一扇门编织。把预先备好的细绳对折成双股,细绳两端悬空打活结,固定于门楣下吊起的横木两头。编织从一头开始,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根据各人的习惯,从对折双股绳头约10公分处,取穇梗一绺(每绺4根~5根),根朝上尖朝下,细绳和编织者中间与细绳垂直交叉,用轴扣逐一紧密编结,领口约需编结85至轴扣,每两个扣之间相互连结,末尾留10公分细绳头,领口结临结束时,两头用反花扣别住,防止脱扣。这根双股细绳上形成里外两层45公分左右穇梗草绺,根部为外层、尖部为里层,形成蓑衣的“领口”和“领绳”。在领扣下2至3公分处,按照顺序编织主体,采用衔环式蓑衣扣编织。这时也可以平放在地上续编。
从一侧起好头后,按照每个轴扣下增分三个蓑衣扣的原则,接着领扣续编蓑衣主体,每两紧挨排之间蓑衣扣的间距,逐渐适当加长,使外层草叠压长度递减,蓑衣扣之间菱形网眼越来越大。紧挨领扣第一排蓑衣扣约比领扣扣数多28到30个扣。从第二排开始,按照每个蓑衣扣下增分三个蓑衣扣的原则,续编蓑衣主体。编至从第一排蓑衣扣到最后一组蓑衣扣为止,约36扣至38扣。在编织过程中,在未成形蓑衣左右两个边,不再增扣,用反花扣别住,防止脱扣,主体编织完成。待主体完成后,从左或者右一侧收尾,两侧各留1绺穇梗草绺,其余的采取瞒一扣和相隔另一扣编结、不再增扣的办法,全部打结完毕,编结两侧留的1绺穇梗草绺,蓑衣编织就算完成。编好的蓑衣,里层是排列有序的菱形“网眼”,外层则是自上而下层层叠压的一顺的穇梗。“网眼”朝里,穇梗草绺朝外,披在身上,领口绳系于脖颈,既保暖又防雨,再配以斗笠,是庄稼人绝佳防雨具。
闪电新闻记者刘九省通讯员崔刚吉日照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