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王九亮通讯员周帅锋 每天清晨,莒县碁山镇水沟村的村民陈会举都会早早起床生火,为瘫痪在床的丈夫做饭,饭后还要给丈夫洗漱、按摩。陈会举的丈夫十多年前在外打工时因车祸造成肢体二级残疾,常年卧床不起,唯一的儿子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了,一家三口生活费主要来自低保和贫困户救助,生活拮据。 但如今,陈会举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乡村公益性岗位助残员,这让他们一家三口贫苦的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 不久前,水沟村的村干部在上级公益性岗位政策发布后,第一时间向陈会举宣传了相关政策。通过个人报名申请、村评议、公示、培训等流程,陈会举当上了一名公益性岗位助残员。 “我每天一大早就起床干活,干活时不怕脏、不怕累,虽然照顾丈夫是我的义务,但政府还是给了我这个岗位。我要感谢政府的好政策,让我在家实现了就业,成了一位‘工薪族’,我对未来更有信心了。”陈会举感慨地说道。 在碁山镇,像陈会举这样的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还有很多。前期,在公益性岗位开发上,碁山镇结合实际,积极找方法、想路子、挖潜力,合理设置公益性岗位,确保贫困群众有岗上、有活干、有钱赚、真脱贫。其中,碁山镇物华新村作为莒县乡村公益性岗位试点,针对脱贫享受政策人员、农村低收入人员、农村残疾人、农村大龄人员开发了27个岗位,经过报名等一系列流程,第一批共有16人上岗,包括助残员、保洁员、公墓管理员、公厕管理员等岗位,除去补贴外,政府还给他们每人都购买了人身意外险。 “对于农村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等其他相关人员,乡村公益性岗位为他们提供了稳定性收入,既方便照顾家里,也把钱挣了,一举两得。”碁山镇党委相关负责人说道。 年末以来,碁山镇在市、县指导下积极探索,在开发公益性岗位的同时,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在稳定脱贫、防止返贫、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作用,坚持把“公益性岗位+就业扶贫”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重要抓手,实现救助方式由“输血式”到“造血式”转变,并科学合理设置各类公益性岗位,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增强农民增收稳定性和长效性。 未来一段时间,碁山镇还将开发个左右公益性岗位,着力解决部分因“缺知识、缺技能、自身能力不足、不能外出务工”等困境人员的就业问题,把乡村公益性岗位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持续加大就业帮扶工作力度,积极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强力稳固脱贫成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