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光照和热量较充足,降水量中等,土壤类型多样,生物资源丰富,自然条件适于各种温带作物种植。
历史上,山东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重要农业省份,过去有无茶树的栽培,目前仍无法断定。据《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竺可桢先生研究和有关考古资料指出,早在四、五千年前黄河下游地区气候湿热,所有关于上古时期这一地区有茶的传说是有可能的。又据有关资料报道,神农(炎帝)都于陈(河南),又徙鲁(山东),从而把他发现和利用的茶叶也传播到鲁国。当然,这些均属于半信史。据我省一些地方志记载,在元、明时期,昆嵛山区曾设有管理茶叶的机构“茶场提举”。这一机构是管理茶叶生产的组织,还是负责茶叶经营的公司,还无法确定,但山东此时有茶已成为事实。又《中国茶叶》年曾报道:年日本石川县茶叶组合副组长本山亮一到山东调查种茶的可能性,在津浦铁路沿线北纬36度以南的旷野中,发现一株唯一的大茶树,“粗又三抱,高达五仗余”。这一大茶树是否属于山茶科植物山茶属,值得探讨。因为,山东人自古至今都有将非茶之植物用作代茶饮用的喜好。如柿树叶、软枣叶、石榴叶、枣树叶等,另外还有野生的灌木类,如木犀科的流苏、山里红等。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写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诚然,茶叶的原产地在我国南方,但是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的齐鲁之邦,很早就与茶结缘,并为繁荣祖国的茶文化谱写过绚丽篇章。
山东人好茶。正史中虽然没有关于齐鲁大地种茶、产茶的确切记载,但是,从文学作品、人物传记和生活札记等资料中,还是不难发现山东饮茶、种茶和产茶的历史遗迹的。“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又据《晏子春秋》记载,“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时期,茶已经存在于山东人的生活中。但关于山东当地产茶的记载是在唐朝以后。杨晔的《膳夫录》记载“茗系盐铁,管榷存焉。今江夏以东,淮海之南皆有之”。“海”即海州,唐属河南道,包括山东日照一带。《崔氏遗诗》有诗焉“有客朱峰隐,积荫学种茶。春来初佩绿,雨后已生芽……”诗中所提“朱峰”即是今天山东胶南的大珠山和小珠山。南宋时期,《金史·食货志》记载,金人在泰和“四年三月,于淄(山东淄博)密(山东诸诚)……各置一坊造新茶。每斤为袋,值六百文,以商旅卒未贩运……”《文登县志》(光绪本)记载“昆嵛山产茶……元初,设茶厂提举盍未得,江南故取此”。明万历初年黄一正所写的《事物绀珠》列举了全国96种茶,其中就包括“莱州茶”和“海州茶”。所有这些史料证明,山东历史上产茶并不是上世纪“南茶北引”以后的事情,而是可以上溯到唐朝甚至更遥远的时期。
山东在唐朝以前,当时的气温比现在要高2—3℃,使茶叶免受冻害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同时又有适宜茶树生长的微酸性土壤环境,这就为茶树在山东生长具备了较好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从而使茶树在山东生长繁育成为可能并变为现实。
在人类发现茶树并利用茶树之后,人工种植与培育,更进一步促进了茶的变异和传播,从而使茶树种植区域和面积不断扩大,到了唐朝,茶叶的种植区域已与现在的种植区域相近,最北已达到日照、胶南、荣城、莱州一带。山东茶的传播一方面得利于当时当地的特定地理气候条件,另一方面也与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有着很大联系。山东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具有——多年的历史,这里经济、文化发达,交通便利,使者往来,再加上后来贡茶制度的存在,这就为茶叶的传播提供了较好的人文环境。其中齐国的国都临淄和密州等地就很有代表性。春秋时期相齐景公、出使楚国的晏婴就住在临淄食“茗菜”;出生在临淄的左思也很喜欢茶,他曾在《娇女诗》中写道“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晰……止为荼菽剧,吹嘘对鼎金历……”;《金史·食货志》记载,金人在泰和“四年三月,于淄(山东淄博)密(山东诸诚)……各置一坊造新茶。另外,苏东坡在密州任知州时筑“超然台”把酒品茶,赋诗填词,他在《望江南·超然台作》中写道,“……试上超然台上望,……且将新火试新茶……”由此可见,茶经济与茶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社会文明的中心在区域上具有很大的一致性,从而,从另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当时山东当地茶叶发展的状况。
山东茶的传播规模逐步发展。如果说春秋时期饮茶闻于鲁周公、晏婴等是个别现象,日本僧人圆仁,经齐鲁入大唐,所记载的齐鲁大地的茶事活动和饮茶习俗却反映了山东地区饮茶达到了相当的普及程度。唐文宗开成三年,公元年,圆仁西渡入唐求法,曾经游历山东,他在所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一书中,专门记载了在山东饮茶的情况:“从海州直到登州来,山村县人,食物粗硬,爱吃盐茶粟饭”。他在登州时,“参见使君,要上厅啜茶”;到黄县时,“到承夫馆吃茶”;又“行十里,到桥村王家吃茶”。圆仁来到青州,又“赴萧判官请,到宅吃粥,汤药茗茶周足”。圆仁从山东一路西行,好客的山东人不仅舍以粥饭,还敬以茗茶,从南喝到北,从东喝到西,从朱门大户喝到寻常百姓家。另据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记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灵岩寺不仅是佛教圣地,也是历史上茶叶传播的重要场所。可贵的是灵岩寺的僧众至今还保持着唐时的饮茶习俗。“焚香且上五花殿,煮茶更临双鹤泉”便是其真实写照。直到今天,寺内的僧人仍然不吃晚饭,但一定要喝晚茶,可见当时山东各地饮茶已经普及到了各个阶层,并且已成习俗。
山东人喜茶、好茶,山东当地产的茶叶却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茶的需求。旺盛的需求带动了茶叶生产与贸易的发展。古运河水道开凿对于促进茶的南北交流与贸易发展意义重大。唐朝初期的《封氏闻见记》在记述山东茶叶运输时语“……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可见当时,茶叶运输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品种之繁多。运河山东段的台儿庄、济宁、聊城和临清四个口岸,当年对“南茶北运”起了重要作用。运输茶叶的漕船在这里卸货仓储之后,再由云集的茶商周转到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所以说山东这个区域,地处我国南北交界处,在气候上属于“南方中的北方,北方中的南方”,成为茶叶能够生存的最北区域,在促进茶叶进化、传播、种植方面做出了它应有的贡献;就交通位置而言,山东地处我国南北交通要道,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对南茶北运促进茶叶贸易发展又是功不可没。
山东历史上就是一个饮茶大区,但是由于气候以及历史等各方面的原因,山东茶在种植与栽培上一直没有形成大的规模,能够见诸于史料记载的更是廖若晨星。特别是到了五代和宋朝初年,全国气候由暖转寒,再加上北方战事不断,从而使羽毛未丰的山东种茶业更是步履维艰。然而,山东人饮茶的习惯却没有相随而去,相反,茶叶南北贸易却更为发达。枣庄市台儿庄区“运河展馆”里的一幅古画记载了“明嘉靖三年,黄河在沛县决口,茶城淤塞,漕船艘余皆阻于邳州”的史实。济宁的太白楼,台儿庄的山西会馆和聊城的山陕会馆与古运河一样,为见证往昔山东茶市的繁荣提供了有力佐证。气候变化以及南北茶叶贸易的发展,一方面,致使中国南方南部的茶业更加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福建气候较暖,成为宋朝茶业的重心。如欧阳修所说“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宋朝贡茶从顾渚紫笋也改为福建建安茶,唐时还不曾形成气候的闵南和岭南一带的茶业,明显地活跃和发展起来。另一方面,由于南北茶叶贸易发达、茶市繁荣,南方茶在鲁价格低廉,对鲁茶冲击很大,对已经不景气的鲁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正是气候变化、北方社会动荡以及发达的南北茶叶贸易,成为鲁茶发展的严重羁绊,致使鲁茶在以后的若干年中都没有较大起色,有史料记载的更是鲜为人知。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山东对茶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家每年从南方调拨4万多担茶叶,仍不能满足消费需求,致使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时任山东省省长的谭启龙,提出实施“南茶北引”。
“南茶北引”道路坎坷,困难重重。年秋天,山东从安徽黄山购进茶苗株,运输途中全被冻坏。年春,在青岛中山公园栽植茶苗株,没有一棵成活。年莒县引进4斤茶种,没有一株成活。后来引种成功了,可是,人们还没有来得及庆祝胜利,几十年不遇的寒潮突袭山东半岛,致使成片的茶苗被冻死,有的茶园甚至整体毁坏,无一幸免。
“南茶北引”能否成功,抗旱防冻是关键。为攻克这一难关,山东茶人不屈不挠,屡败屡战,同大自然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一届一届的政府、领导常抓不懈,山东省政府组织农林、商业、供销等部门,先后派出了30多人参加“南茶北引”实验和引种工作。年,山东省政府选择了以日照、五莲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地区;以乳山、荣成为中心的半岛地区和以蒙阴、沂源为中心的鲁中南地区等,开展了大规模的引种试验。一茬一茬的专家、茶农攻关不止,中国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派专家帮山东攻关,南方茶区派技术人员到山东协同作战。经过协同攻关,终于找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不同于南方的栽培措施。1、在茶园种植山改变了引种初期沿用的南方常规方式,推广应用“区田低沟浅播”的双行播种技术;2、在栽培管理中,通过人为的修剪措施,压低茶树高度,使之成为“密植矮化”茶园;3、在越冬防护中,采用搭防风帐、围帐,蓬面撒草、地面铺草、塑料大棚覆盖以及幼龄茶园培土等措施;4、在抗旱保苗中,采用插遮阴枝、茶园间作玉米、大豆等作物,为茶树遮阴,使之苗全苗旺;5、茶园施肥中,采用“一基、三追、多次喷”的施肥原则,并做到“春肥促,夏肥巧,秋肥控,越冬肥早”的施肥方法;6、在发展新茶园时,提倡做到四个结合“种茶与深翻改土相结合,种茶与营造防护林相结合,种茶与兴修水利相结合,种茶与畜牧养殖相结合。”这些技术措施丰富了我国茶树茶树栽培学的内容,对其他茶区也有借鉴作用。
近年来,各级业务部门又引进了龙井43、龙井长叶、福鼎大白、舒茶早、迎霜、安吉白茶等无性系茶树良种,既丰富了我省茶树品种资源,又为今后开发名优茶生产、提高茶叶生产经济效益奠定了品种基础。山东的‘南茶北引’取得了成功,南方的优良茶树在山东一个个安了家。
“南茶北引”从失败走向成功!几十年的心血换来了累累硕果,几十年的奋斗创造了一个为民造福的产业。如今,山东茶已经遍布齐鲁大地,孔子故里曲阜、泰山脚下、灵岩寺边都有了茶园。青岛的崂山、胶南;日照的东港、岚山、莒县;临沂的莒南、临沭、蒙阴、沂水;潍坊的诸城等地也已成为优质鲁茶的主要产地,而主产区日照茶的年产量年已突破吨。
山东人终于有了自己的茶,但山东人既没有挟技自专,也没有固步自封。上世纪80年代,鲁茶飘洋过海,在朝鲜生根发芽,使鲁茶的生长地域再向北推进两个纬度。年,鲁茶已经种到了长城脚下。鲁茶不仅继续北上惠顾,而且南下返哺,耐寒性较强的山东茶种如今已在它的原生地生根发芽,使“南茶”的耐寒性、产量和品质明显提高。近几年,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日照市质量监督局等多家科研机构通过对山东各地产的鲁茶进行跟踪质量检测发现:鲁茶各项指标优良,山东茶叶的茶多酚、咖啡碱、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儿茶素等有效成分含量很高,碳、氢、氧、氮、镁等化学元素的含量分别比其他茶叶高出许多,保健功能十分显著。青岛崂山、日照和临沂的大棚冬茶先后反季节上市,叶芽嫩、质量高、口感好,深受消费者欢迎。目前,山东茶产区坚持推广无公害生产,茶叶品质通过了欧盟的苛刻检验,已经领到了通向国际的通行证。
经过历代人的关爱和培育,“南茶”已根植于齐鲁大地,并以叶片厚、滋味浓、耐冲泡等特点香溢九洲,誉满世界,变成了地道的“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