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主流日照
通讯员冯瑞珍 于立鹏岳兴彬 近年来,莒县医保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按照“四最、六统一”要求,全力打造服务用时最少、服务距离最近、服务形式最多、服务作风最硬、服务效果最长,统一于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惠民生之中的“五位一体”经办新机制,做实莒县“暖心医保”服务品牌。 提高职工和城乡居民生育保障水平,减轻群众生育负担;扩大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加快推进乡镇(街道)医保工作站建设,“医保服务身边办,有事就找医保站”……一系列更优更好的医保福利,再度刷新了莒县医保经办业务的效率和质量。生育保障政策愈发扎实 “以前生一胎的时候,印象中报销了多块钱,今天来办理二胎的生育保险报销业务,工作人员说能报元左右,相比以前多了不少。”在莒县为民服务中心医保服务窗口,正在办理生育保险报销业务的陈女士激动不已。 生育保险是一项减轻家庭生育负担的重要保障制度。莒县不断巩固提高生育保险覆盖率,并于年7月1日起,对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参保职工和居民生育医疗保障政策进行了调整,各类生育医疗费定额支付标准全面大幅提高,进一步提高了参保职工和居民的生育医疗保障水平,减轻群众生育负担。 “生育保险调整后,对参加生育保险的女职工,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生育医疗费定额支付标准,顺产由元提高至元,剖腹产由元提高至元,产前检查费由元提高到了元;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职工和参加居民医疗保险的女居民,生育医疗费定额支付标准分别由1元提高到了元。”莒县医疗保障局待遇科工作人员毛传萍介绍。群众就医负担持续减轻 在莒县医疗保障局服务窗口,市民解学民正在给患有糖尿病的父亲办理门诊慢特病报销手续。“之前住院花了多元,报销了将近70%,平常购买胰岛素一次大约花费元左右,也能报销70%。”解学民坦言,父亲需要常年用药,申请了门诊慢特病之后,减轻了很大一部分经济负担。 莒县积极落实扩大城乡居民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相关政策。自年6月1日起,莒县扩大居民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即时申请病种范围由42种增加为43种,集中申请病种由18种增加为32种。 “自年8月16日以来,将肺结核、慢性病毒性肝炎纳入门诊慢特病管理,并规范认定标准。针对肺结核、慢性病毒性肝炎等病种,职工和居民的基本医疗政策范围内的报销比例统一确定为不低于70%和60%,医保基金门诊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不低于元。”莒县医保局窗口服务科负责人林邵丽介绍,门诊慢特病新政策施行后,窗口受理的居民门诊慢特病即时申请的病种人,集中申请的病种人。 “参保人员申请门诊慢特病只需要提供与申请病种相关的住院病历,无住院病历的,提供近期的门诊病历,以及相关的检查检验结果,符合条件的即可办理门诊慢特病。”莒县医疗保障局工作人员张培敏说。 为方便市民办理门诊慢特病业务,莒县医疗保医院、医院、莒县结核病防治所等开设“门诊慢特病服务专区”。市民还可以通过手机线上办理,或者在乡镇(街道)卫生院、医保服务站及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就近办理门诊慢特病业务。从“进城跑”到“家门办” 家住阎庄街道的赵胜亮因母亲生病住院,本想到县医保局服务窗口办理报销手续,在打电话咨询时,得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可以办理报销手续。母亲出院后,赵胜亮第一时间前来办理。 “现在程序比以前要简单很多,而且效率很高,报销额度也很大。”赵胜亮高兴地说,“现在办理医保业务,不用大老远地跑到县城了,家门口就能办,真是太方便了!” 针对“镇街参保居民基数大、各镇街距离远、人民群众办事困难”“窗口业务集中、经办人员工作量大”等难点堵点,莒县医保局持续推进医保经办服务向基层下沉,在全县20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医保助理,21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医保服务站,将医保服务窗口前移,实现镇街医保服务全覆盖。 于凤玲是阎庄街道医保服务站的一名医保助理,她向笔者介绍,她的主要工作除了履行政府部门职能,还要指导辖区卫生院(一体化卫生室)医保服务站(点)开展医保工作,并承担医疗保障政策宣传咨询、医保费用征缴发动、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服务事项经办等工作。“我们每月还会参加县医保局开展的网络业务培训,通过不间断培训,感觉自己的业务经办能力和水平在不断提升。”于凤玲说。 从保障民生的角度精准发力,莒县医保局将9项医保经办服务下沉到群众“家门口”,不仅减轻了县为民服务中心医保窗口的工作压力,也提升了“一次办好”服务质量。全县20处乡镇医保工作站已经累计受理参保职工和居民门诊慢特病申请件,办理异地急诊转住院联网备案件,受理参保职工和居民异地就医医疗费手工报销材料件。 如今,“医保服务身边办,有事就找医保站”成为基层参保群众最熟悉的一句话。“下一步,莒县医疗保障局将持续加强医保工作站建设,不断扩展工作站的经办业务范围,让参保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医保经办服务,实现医保业务就近办、医保服务零距离,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医保力量。”林邵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