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莒县群雁齐飞领航乡村振兴新突破

年,29岁的许传江当选莒县城阳街道岳家村党支部书记时,时常听到这样一首打油诗———“岳家村,账目乱,你开会,他捣蛋。年头到年尾,打架从不断;秋后交公粮,干部挨户串;群众说不交,干部没法办。”面对烂摊子,年轻的许传江没有退缩,始终把“讲公心”作为建强村级班子、教育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凭着这颗“公心”,一坚守就是将近40年。从穷村到富村,从脏村到花园村,从乱村到文明村,岳家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年,31岁的解世升调任桑园镇梭庄村党支部书记,母亲的叮嘱时刻萦绕他耳旁:“要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多干实事、干好事。”梭庄村交通不便,山岭薄地缺少水源,一遇旱年,农作物几乎颗粒无收。为改变现状,解世升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着手,带头开展村庄规划、道路硬化、引水上山……一项项民生工程彻底改变了梭庄村靠天吃饭的历史。后来,村里形成了特色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达到了“户户有特色、年年保增收”。年,28岁的陈淑鹏,成为了安庄镇前丁果庄村党支部书记。那时候前丁果庄村一穷二白,作为库区移民村,无资源、无项目、无资金、无特色产业,老百姓的日子,也没有盼头。敢叫日月换新天———陈淑鹏团结带领党支部成员,稳步推进旧村改造、流域治理、社区建设、经济发展等重要项目,使百姓摆脱困苦,走向物阜民丰。青春在奋斗中燃烧,30多年的时光,匆匆而过。30年,足以让呱呱落地的婴儿成长为意气风发的新生力量,也足以让奋发有为的青年成长为老而弥坚的中流砥柱。许传江、解世升和陈淑鹏,在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像他们这样的村党支部书记,在莒县一共有13名。他们在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把青春献给了农村,组成了基层党组织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些村党支部书记,参与、见证了广袤莒州大地的陵谷沧桑,是对“领头雁”最好的定义,他们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付出,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群雁高飞头雁领。今年4月8日,新一届莒县县委召开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大会,表彰65名乡村振兴“领头雁”,激励广大村党支部书记群体发挥带头作用,为乡村振兴贡献新的力量。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如今的莒县,在全市发展大潮中举足轻重、事关全局。推动共同富裕,需要莒县发力,需要“突破莒县”。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基层党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在莒县加快发展的突破阶段,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愈发显著,也更加需要“头雁”的领航。今年以来,莒县牢固树立重视基层、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通过大力实施“头雁领航”工程,把建设过硬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作为突破项目,持续推进基层党建这一“突破莒县”的头号工程,在创新实践中积蓄发展动能。“太好了!张书记一来,就帮助我们铺设管道,解决自来水用水问题,将来还能在村集体发展方面带我们‘搭便车’,让我们充满期待!”这是不久之前,阎庄街道小长安坡村党支部书记张新军的一番真心话。张新军所说的“张书记”,是阎庄街道大长安坡村党支部书记张领。今年5月18日,莒县举办县、乡两级“头雁书记工作室”集中授牌暨结对共建仪式,为乡村振兴“领头雁”代表授牌,并组织“头雁”村党支部书记与帮带村党支部书记签订结对共建协议。张领作为第一批“头雁书记”之一,和张新军结成了“对子”。“未来将在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着重发力,带领小长安坡村共同致富。”张领信心满满。“头雁书记”多把关、常提醒、支妙招、破难题,让被帮扶的村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有的村正在积极进行招商引资,有的村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村集体经济,还有的村则基本化解了长期存在的矛盾隐患。放眼全局,以打造高素质带头人队伍赋能组织振兴、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丰富实践,正在莒县火热上演———坚持一月一专题抓培训,区分农村党组织书记不同特点和短板弱项,实施精准赋能计划,提升“头雁”素质能力;坚持一月一比武抓提升,探索开展农村党支部书记“擂台赛”活动,通过分类打擂、村村比拼,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坚持一镇一平台抓帮带,强带弱、老带新、富带穷,促进村党支部书记抱团发展;坚持一月一议事抓监管,坚持和完善农村党员群众“议事·学习日”活动,督促村干部讲公心、守底线、知敬畏……“头雁领航”工程的大力开展,带动了全县基层党建工作谱新篇、结新果———坚持创新导向,创新建立基层党建协作区机制,推动抱团发展、合力攻坚,有效解决了过去乡镇单打独斗解决不了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规范系列规章制度,让基层工作有章可循;坚持结果导向,注重年度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统一,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系列实措带来了可喜成果。基层干部新老配合、良性竞争的作风盛行,莒县基层党组织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既有在职30多年老党支部书记的坚守,又有“90后书记”“娃娃书记”等新生代力量的加入。放眼未来,莒县正展现出“群雁”齐飞的美好画面,这份强大的组织力正转化成无穷的战斗力,激荡着引领发展、突破创新的沛然动能,不断开创新时期乡村振兴新局面,为日照精彩蝶变贡献强劲助力。“不要小看农村、小看村干部,这是干好农村工作的关键,它是桥梁、是纽带!”今年67岁的许传江精神饱满、语气坚定。(日照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858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