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都城六春秋霸主齐国临淄寻梦

周王朝定鼎,武王封赏功臣谋士,师尚父姜太公凭着在兴周灭纣中的首功被封于齐。

太公封齐,是武王与太公靖边安周的重大决策之一。当时,齐国地方国林立,势力强盛,其中实力强大者不下十余国,如莱国,杞国、谭国、蒲姑国、奄国,还有熊国、夷维等国,这些地方邦国世居东夷,繁衍生息,根深蒂固,又因他们的居地犬牙交错,而且广交天下,形成了宽缓阔达,尚武崇仁,重地自信的民族性格。殷商曾多次征讨,均未能臣服他们。由于他们不附中原已久,周朝建立以后,他们也仍然因疑忌周王朝的征讨而与周对立不附,这样周王朝的东部边境就难于安宁。

公元前年,也就是武王二年,八十八岁的姜尚以兴周灭纣的首功被封于齐,侯爵,都营丘。

齐国扩张(一)

齐国在西周刚分封时“方百里也”,在西周时期便开始吞没周围的东夷小国,但是终西周之世,齐国的领土都没有较大的扩展。

进入春秋时代的第三年,齐庄公灭祝(今济南槐荫区段店镇古城村),由此控制联系中原的济左走廊。

到了齐襄公时期,齐人东灭纪,纪国境内的部、都、部、密皆为齐所获,使得齐国的领土在东方得到极大的扩展,其势力东达胶莱河附近,南至穆陵关。

齐灵公十五年(前年),将东边的莱国(今平度市)吞并,东边疆域大为推进。后齐景公攻灭了东莱,获得胶东半岛大部分,齐国疆域遂“东至于海”。

齐国扩张(二)

到了春秋晚期,齐国的疆域大约相当于泰沂山脉以北、河北沧州以南的大部分土地以及鲁西南的部分地区。

进入战国,齐国主要向南扩张,宣公四十四年(前),齐夺取鲁莒(今莒县)、安阳(今曹县一带),第二年又夺取鲁都邑(今枣庄市峰城西南),次年又夺鲁成邑(今宁阳县)

齐潛王十五年(前年),齐国吞并宋国,疆域向东南扩张至今河南睢县、江苏徐州、睢宁以及宿迁一线,这是齐国疆域最大的时期。

百年霸业(一):僖公始霸

齐国在诸侯中地位崇高,周成王曾在三监之乱后,使召康公命姜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国由此得到征伐之权。

齐僖公先后与郑庄公及鲁隐公结盟,得到两国帮助,在其后十数年间齐僖公先后主持与多国会盟,平定宋、卫与郑三国之间的斗争。

齐国与盟国郑、鲁以宋殇公不向周天子朝觐而讨伐宋国,以郕国不听从周天子之命令而讨伐郕国,平定许国逼使许庄公出走,立其弟许桓公为国君,平定宋国华督之乱。

前年,齐僖公又在郑国公子忽帮助下打败狄戎。

前年,齐国在郑国要求下联郑伐鲁。

前年,又应宋国要求,联合宋、卫、燕三国讨伐郑国,齐国遂形成一个小霸之局面。

百年霸业(二):桓公独霸

经历齐襄公时代的混乱后,齐桓公也就是公子小白成为齐国国君,任用管仲为相,力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国力逐渐强盛。

齐桓公即位后,发兵迎击鲁国,在干时(今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大战,鲁军败走。

北杏会盟:前年齐桓公在北杏(今山东省东阿市)召集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盟,平定宋国的叛乱,此为诸侯主持天下会盟之始,齐桓公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史称北杏之会。

百年霸业(二):桓公独霸

九合诸侯: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此即为“九合诸侯”的第一次。另外,齐桓公还灭了谭、遂、鄣等小国。

尊王攘夷: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落后部族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桓公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将齐国的霸业推至高峰

百年霸业(三):顷公失霸

桓公晚年昏庸,重用佞臣,当贤臣管仲、鲍叔牙等相继去逝后,齐国开始走下坡路。

桓公四十三年,齐桓公重病,五公子(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党羽争位,在齐桓公居室前筑起高墙。冬十月,齐桓公饿死。五公子互相攻打,齐国一片混乱。桓公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尸虫都从窗子里爬了出来,“身死不葬,虫流出户”。

后来易牙、竖刁等人拥立的齐君无亏夺位后才把桓公收殓。公子昭逃奔宋国。

前年春,宋襄公联合曹国、卫国、邾国领兵攻齐,以助公子昭归国争位,后被围攻退回宋国。同年五月,宋襄公再度发兵,击败齐众公子于甗(今山东济南附近),太子昭遂得以入齐都临淄即位。

此次动乱之后,齐国国力衰落,齐桓公霸业告终。

田氏代齐(一)

西周初年,周王朝封吕尚(姜太公)于齐地建立齐国。春秋末,吕氏政权被田氏所取代,从此,齐国的主人由姜姓吕氏演化成妫姓田氏。史称“田氏代齐”

齐国田氏始祖陈完是陈国公子,在齐桓公时代后逃亡到齐国改陈姓田氏。

公元前年,田完的五世孙田桓子坚持出兵征伐卫国与晋国,因功受封为卿。田桓子得势之后,联合鲍、高、栾三族灭了当时齐国大族庆氏,促使齐国进入到栾氏以及高氏掌权的时代,田氏作为新崛起的大家族从此走进齐国权力的中枢系统。

田氏代齐(二)

田桓子之子田乞时期,靠着家里的巨大财富借粮给贫穷的百姓,借大还小,百姓对田乞的举动感恩,田乞让田氏家族获得齐国百姓爱戴。

公元前年,田和将齐康公放逐到海外小岛,让他养活自己和祭祀祖先。

公元前年,在三家分晋,魏赵韩三国获得周天子身份认可之后,田和抓住机会,最终在魏国的引路下,成功获得周安王的正式册命,从此以后,田氏正式取代吕氏,成为齐国国君

都城临淄

临淄处于鲁中山地北缘与华北平原相接的过渡地带,地形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南高北低。南部为低山、丘陵、山间平原地形,淄河自南而北纵穿东部,发源于泰沂山脉及东南部的鲁山山脉。

夏代以前,临淄曾经为爽鸠氏部落聚居地。爽鸠氏,在少昊鸟国里世代担任司寇,主管司法,负责缉捕盗贼。

商代初年,临淄为逄国属地,为炎帝的裔孙。商代末年,临淄为薄姑国属地。薄姑国为嬴姓,都治在博兴,地域在今博兴、桓台、临淄北部一带,商末打败逄国,在淄水流域建国。

周灭商后建立齐国,都治营丘(今临淄)。

临淄故城

临淄齐国故城,是周代至汉代的临淄城所在地,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中部的齐都镇,地处临淄区城区的北面,北至古城村北,南至西关村南,西依系水(即泥河),东临淄河,故名临淄。

临淄齐国故城包括大城和小城2部分,大城东临淄河,小城位于大城西南部,总周长约21.3千米,总面积达16平方千米。城内发现了冶铁、炼铜、铸钱、铸镜和制骨等多种手工作坊遗址多处。

现开放展示桓公台遗址、小城城墙遗址、晏婴冢、排水道口、殉马坑、冶铸遗址、大城东墙及淄河历史环境、孔子闻韶处、三士冢等。

旅游攻略

寻梦“稷下学宫”之旅:姜太公祠、管仲纪念馆、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和齐文化博物馆都是不容错过的景点。在姜太公祠,可以了解这位齐国第一代国君的治国之道;在管仲纪念馆,可以感悟“尊王攘夷”、“管鲍之交”的人生智慧;在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可以体验现代交通文明与古代车马遗址交相辉映的震撼;在齐文化博物馆,可以了解临淄地区的历史文化。

寻味“齐国故都”之旅:可以参观齐故城考古遗址公园,领略三千年前东方最大都市排水系统的杰作,参观巧媳妇酱文化产业园,体验“齐民要术”古法酿造工艺,品尝酱油冰激凌、食醋冰激凌,选购有机调味品。之后前往天齐渊森林公园,在这里游览秦皇汉武祭天圣境,穿越红螺山、马莲台,踏步木栈道,赏草木葱茏、繁花似锦。在临淄地道的“柴火炖老母鸡”、“烙菜饼”、“蒸野菜”等特色农家饭中,感受地道的齐鲁美食。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826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