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文
山东Hi
作为省内面积第二大的县,沂水一直存在着交通不便的尴尬。因为三面环山,古语就有“游人不入其境”、“商贾不兴”之说;又因为辖区道路多坡道和弯道,交通安全隐患多。
近些年,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进步,沂水也变得越来越“拥堵”。
一方面,道路变宽的速度远远追不上当地私家车增加的速度,堵车在沂水县变得“频繁”。另一方面,与交通拥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沂水县空空如也的公交车,和常常空无一人的公交站台。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为什么沂水人不爱坐公交?究竟是什么,让沂水人宁愿堵在路上,也不选公交车?
事实上,沂水公交从诞生之初,在运营管理、服务水平和智能部门调控能力上就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首先,沂水的公交线路规划不合理,早期汽车站与火车站之间没有公交通行,仅靠几辆运行混乱的城乡客车维持,且没有固定的时间表。这些城乡客车倒客、摔客现象严重,在节假日经常出现一辆车拉上四五十人的情况,是极大的安全隐患。
此外,公交司机随意涨价、随意丢客现象时有发生,且十多年间没有改进。早在年,《沂水报》就报道,有数路公交车到下午,因为乘客太少,将年逾七十的老人扔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公路边,扬长而去。
年,沂水市民拨打热线电话,投诉1路、5路、6路公交车春节期间随意涨价,把公交车费从1元涨至2元;年,又有沂水网友投诉,坐了一趟班车,却被收两份钱,一份现金收取、一份支付宝扣费。
除了公交车,沂水的出租车也存在着违停和漫天要价的痼疾。年,沂水更爆出多辆出租车围堵滴滴司机,迫使滴滴司机带乘客躲进村里的资讯。
随意涨价和乱收费,涉及到个人身上只是1元、2元的小事,但正是这样的小事,却在无形中磨去了民众对公共交通系统的认可与信任,也给沂水的城市形象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沂水公交车真是我们的悲哀”、“公交车,沂水脸上的一道疤”、“沂水多辆出租车被处罚!这问题开始治理了”……从沂水网友对本地公交和出租的“吐槽”,可以看出,沂水的交通痼疾积重难返,已经引发了群体性不满。
根据年版的《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体系》,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共设置4个类别,而包括交通秩序在内的公共秩序,正是其中一项。
尽管沂水从几年前就开始整治交通,新建、改建道路,安装隔离护栏,施划标线,增加信号灯等多种措施并举,道路安全隐患整改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公交车和出租车的不规范运营问题,却一直未能得到妥善解决。
要知道,沂水县和临近的莒县,过去同属临沂市,后来莒县被划走,但两县是同一年开设的公交车,只不过,虽是同年“出生”,两地的公交系统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运营之路。莒县公交公司年起开始正式实施“公交先锋”党建服务品牌方案,力求全面提升服务水平,而沂水的公交车还停留在向乘客乱收费的阶段,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
近些年,沂水发展越来越快,年,沂水入围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年沂水GDP达到.14亿,在临沂9县中位列第1。
就软实力来说,从年的舆论曝光台,到年全网点赞的“全民惠葬”政策,再到年的污水管网大排查大整治,沂水县的文明创建工作始终在持续推进,也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
今年初,沂水又上榜了中央文明办确定的“—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但交通秩序如不能得到彻底整治,沂水恐将只能停留在“提名”阶段,为其他文明城市陪跑。
来源:“山东Hi”
作者/来源:小新与小浪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