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尹明波、殷晓旭报道今年以来,日照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聚焦落地落实,聚力真抓实干,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动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6.9%,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四新”产业投资增长15.3%。
聚力完善工作机制,构建协调推进体系
推进体系。调整充实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共同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围绕“十大专项”,组建和运行了14个工作推进组,公布了人的专家智库名单,建立1名市领导牵头、1个工作组推进、1个方案引领、1批优选项目带动、1个智库支持的“五个一”工作协调推进体系。
监测评价体系。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全省率先建立起综合质量效益、新发展理念、群众主观感受“3合一”计划指标体系。同时,加快落实省新旧动能转换监测报告制度,组织专题培训,明确监测指标统计口径、数据来源、测算方法,密切部门合作,为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提供统计服务保障。
政策体系。重点应对疫情影响,强化惠企政策供给,先后制定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共克时艰8条、强化财政资金保障6条、促进农畜产品稳产保供11条、支持服务业平稳健康发展8条、支持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15条、促进文旅体育产业健康发展14条、支持海洋渔业平稳健康发展5条等一揽子政策。全面梳理各级惠企政策,搭建起惠企政策“一站通”平台,企业一键查询、一用就会。截至5月底,平台点击量突破13.5万次。
督导考核体系。制定年新旧动能转换工作要点,将年度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区县,实行定期调度督查,开展新旧动能转换专项考核,进一步分解压实工作任务和责任。
聚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先进钢铁制造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大力实施先进钢铁产业绿色发展攻坚行动,加快上大压小、上新压旧、上高压低。日钢第5条ESP生产线、日钢2座立方米高炉、氢冶金及高端钢材制造等项目加快建设,岚山疏港铁路开工建设,山钢日照基地二期用地涉及的户村民搬迁已经完成。日钢集团与海尔卡奥斯就共建钢铁行业工业互联网签署合作协议。1—5月份,全市钢铁产业完成产值亿元,同比增长9.7%;销售收入.8亿元,同比增长12.5%。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加快转型。日照威奕汽车项目四大生产车间均完成75%以上,全面进入设备安装阶段。中兴汽车今年已生产整车余台,台领主皮卡海外出口订单7月16日首批发运。开展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双向对接活动,长城威奕、中兴汽车与山东久力、高远汽配等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日照威奕汽车已引进3个总投资13亿元的自主配套项目,配套产业园即将开工建设。
北方能源枢纽建设顺利推进。立足日照比较优势,谋划确立了打造北方能源枢纽重大战略,理清明确了坚持煤气油并举,强化集聚、运输、储备、交易、生产(转化)五大能力建设实施路径。岚山油气公共管廊、LNG调峰储气设施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与中石油、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等战略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积极推动百项重点文旅项目建设,阳光海岸品质提升工程有序推进,花仙子文化旅游区升级改造完成,磴山景区试运营,黄海之眼、莒国古城、安东·阿掖文化旅游区、中华国医坛世界养生城等文旅项目加快推进。推出“文旅富市贷”产品,纾解文旅企业的资金困难。精心开展文旅惠民消费活动,引导和扩大文旅消费。评选首批日照市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18家、首批日照市中医药健康旅游项目2家。甲壳虫动漫入选国家“年通过认定动漫企业名单”,中加国际被评为首批“山东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阳光海岸、活力日照”城市品牌更加鲜亮,“有一种生活叫日照”主题口号全面打响。
体育经济充满活力。入选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全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城市。第25届省运会筹备工作扎实推进,奎山体育中心、国际足球中心等场馆加快建设,香河体育公园建成使用。列为山东省首批发放体育惠民消费券试点城市。成功举办中国陆上赛艇极限挑战赛、全国陆上赛艇“百日创纪录赛”—日照站暨年中国(日照)国民休闲水上运动会、日照业余网球公开赛等赛事活动。
数字经济增量崛起。日照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高新智慧谷分别入选省级成长型数字经济园区试点、数字经济园区名录库。创泽智能获评省级人工智能“准独角兽”企业、入选全国人工智能机器人企业30强,沪鸽口腔、金马工业、方鼎科技、久力工贸等4家企业入选省级“瞪羚企业”,车主邦、浣洗等企业加速成长。加快5G发展,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快5G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日照市加快5G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市区主城区和县城核心区域实现5G网络室外连片覆盖。
中央活力区加快起势。26个重点项目1—6月份完成投资32.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9亿元,海韵广场一期、日照科创中心、兴业喜来登等项目主体工程已完成。实施特色楼宇培育行动,招引落地了京东服务+、河马生鲜等42个项目,洽谈推进了网易联合创新中心、鲁南能源交易中心等30余个项目,1—6月份18座重点商务楼宇共新招引注册企业家,实现全口径税收8.57亿元。
医养健康产业加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医养健康产业单位家,规模以下医养健康产业单位家,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达到.83亿元,同比增长7.8%,占全市GDP比重达到6.5%,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组建了葛均波院士、王陇德院士等16位院士专家参加的日照市医养健康产业发展智库。日照颐养健康产业综合体、医院、莒县沭河湾康养中心等项目顺利建成,日照智慧康养小镇、中华国医坛世界养生城等大型医养结合项目加快建设。
“新六产”培育力度加大。全市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余家,“新六产”带动主体余家。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3个、全省首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省级田园综合体2个。培育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家、田园综合体10家、特色小镇17家、精品民宿5个。
聚力深化改革开放,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推动“亩产效益”评价改革,试点县五莲县开发建设了“亩产效益”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系统平台,完成家规上工业企业的数据采集和分类综合评价,对家规下工业企业进行数据收集和初步分类评价;全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加快推进无差别“一窗受理”,切实提升“一网通办”能力,全面推开市区一体化审批服务,设立“无差别受理一窗”16个,将项市级行政许可及关联事项纳入“市县同权”改革范围。围绕贯彻落实国家《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着眼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满意度,聚焦精简环节、精简时间、精简费用,制定了《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信用水平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截至6月底,共计梳理29个市属国有企业年度拟重点开展的混改项目。印发《日照市市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攻坚行动方案》。
对外开放。1—5月,全市进出口.9亿元,同比下降2%,好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加快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引导外贸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组织涉美出口企业走出去开拓非洲、东盟以及俄罗斯、印度等“一带一路”新兴市场。组织80多家企业参加了中东欧和巴基斯坦云会展、“线上广交会”等,推动48家外贸企业入驻阿里巴巴平台。加快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建设,1—5月跨境电商出口万元,增长28.7倍。依托中欧班列开展海铁联运,1—5月进出口13.6亿元,全为新增量。全力加强“一带一路”港口枢纽建设,1—6月,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2.44亿吨,同比增长6.6%,集装箱万标箱,同比增长4.85%。新开上海虹桥、福州、呼和浩特3条航线,加密杭州、长沙、长春3个航点。目前已累计开通国内27个城市29个航点的航班。年上半年完成旅客吞吐量23.8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吨。加快推进照蓉欧沿线地区集装箱海铁联运示范工程建设,1—6月多式联运完成14.4万标箱。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实施科技专项,13个省重大专项完成投资近3亿元,53个市级专项完成投资3.55亿元,获得专利25项,解决技术难题60余项。启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攻关,仁瑞生物自主研发的“高效便捷式消毒液速贝克”已上市销售;创泽机器人公司研发生产医疗配送机器人,已面向市场进行推广应用。加快山东黄海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搭建“1+7+N”技术转移体系。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评价工作。目前共有入库企业家;推进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至信科技、兴业汽配、沪鸽口腔、比特智能科技、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等12家企业、高校工程实验室认定为省工程实验室,开展了市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揭榜制”活动,8家企业成功揭榜。
聚力重点项目建设,筑牢新旧动能转换支撑
今年以来,日照市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按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四个一批”要求,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措施。截至6月底,个省市重点项目(包括13个省重大项目、25个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13个省双招双引重点签约项目、90个市级重点项目,其中重合项目27个),有个项目已经开工,完成全年开工计划(不含省重大准备类项目)的96.42%。1—6月份,累计完成投资.69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46.27%,落后时序进度3.73个百分点。其中,51个省级重点在建项目完成年度投资74.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1.06%,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项目招引。改革招商工作体制,调整招商队伍,实行内资外资一体推进。聚焦先进钢铁制造、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港口物流等优势产业,新组建16个招引小组,大力开展专业招商、线上招商、以商招商。
谋划储备。重点围绕优势产业、补短板强弱项、“四新”经济做好项目谋划储备。5月份,新谋划了50个总投资69亿元的新基建项目。分两批争取47个项目获得专项债券资金78.75亿元。
项目推进。创新开展重大项目提级会商,对区县园区谋划、招引的重大项目实行提级会商,在项目处于意向投资阶段就提早切入、联合会商,对项目可行性、可落地搞好把关论证。同时落实招推服一体、要素跟着项目走、领导包保等机制。
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为8个省重大项目争取土地指标亩。通过扩大与央企国企合作、政银企对接等方式,着力破解“钱从哪里来”问题。举办了2期“抗疫助企·协力共赢”重点项目融资推介活动,共推介重点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其中61个达成合作意向,授信额度.5亿元。
政策落地。为重点项目“一对一”设置工作专班、服务专员、服务大使,开展送政策解难题问需走访活动,打通惠企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创新搭建了“战疫情促发展”惠企政策“一站通”平台,梳理了25个行业12种类型条政策,企业最多只需点击3次鼠标,就能查找到所有可以申领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