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莒城

北京扁平疣专治医院 http://pf.39.net/bdfyy/jdsb/210404/8812967.html

  莒城是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史载周武王十三年(约公元前年)始封少昊之后嬴姓兹舆(期)为莒子国国君。初都计(一作计斤,又称介根),春秋初迁都于莒,至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   莒为莒国都,从有关历史典籍记载看,当始于春秋初期。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城阳国·莒”下注云:“故国,盈姓,三十世为楚所灭。少昊后。”唐李泰《括地志》云:“密州莒县,故莒子国。”宋《太平寰宇记》云:“莒县,故莒子国也。《地理志》云,周武王封少昊之后嬴姓兹舆(期)于莒。始都计(斤),在今高密县东南四十里。春秋时徙于莒。”唐人和宋人之说略同,皆谓春秋时莒子国徙都于莒城。考《春秋》隐公二年:“莒人入向。”晋代杜预注云:“莒国,今城阳莒县也。”可见至迟在鲁隐公二年(公元前年),莒子国已由计斤迁都于莒。春秋时期(公元前—年)近三百年,从春秋始年至鲁隐公二年,恰为半个世纪,仅占春秋时期总年数的六分之一左右。故谓莒为莒子国都始于春秋初期,较为可信。

  关于春秋莒子国国都莒城的规模,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沭水》记载最详:沭水“又东南过莒县东。《地理志》曰莒子之国……其城三重,并悉崇峻。唯南开一门。内城方十二里,郭周四十许里。”《元和郡县图志》云:“(莒)县理在莒国故城中,城三里,并皆崇峻,唯南开一门。子城方十二里,郭周回四十里。”按《水经注》与《元和志》说不同,前者谓“城三重”,后者谓“城三里”。推敲下文“并悉崇峻”,显然《水经注》说为是,况且《元和志》也有“子城”“郭”云云,明示城非一重。故“三里”当为“三重”之误。但《水经注》只记内城与郭,不及子城。《元和志》仅言子城与郭,又不言内城。且《水经注》所谓之内城,即《元和志》所说之子城。又《齐乘》云莒之“内城周二十里,子城周十二里”,《读史方舆纪要》说同。这里又多出一个周二十里的内城。《太平寰宇记》云:“(莒)县理在莒国故城中,三里。并悉崇峻,唯南开一门。子城方十二里,郭周四十余里。”虽与《元和志》文字略同,但明确说宋代莒县城三里,在莒国故城中。综合上列各家之说,莒国故城最内一城三里,次外一城十二里,再外一城二十里,最外之郭四十里,变成四重城了,又与《水经注》所谓“城三重”不合。斟酌事理,推敲文字,当是莒都之城为三重,子城居内,周三里;内城居中,周十二里;郭城居外,周四十许里。这里应当指出,《水经注》《元和志》《寰宇记》等重要史籍,皆有莒国故城“惟南开一门”之语。显然,周长四十里的郭城是不可能仅开南门的。周长十二里的内城,若只南面一门,人们出入之不便也是可以想知的。唯有地处核心部位的周垣三里的子城,仅有南门,既安全,又于进出交通无大妨碍。因此,在莒都故城中,必有一个周三里的子城,元、明、清之莒州城或许就在这个子城的基础上修筑的。城西土门首南北一线城墙遗址,应是内城之西垣。莒城西北城子后村所指示的“城”,当是外郭的西北隅。如此说来,上面所引《水经注·沭水》之文和《元和志》之语,当皆有脱字。例如,在《水经注》文中,于“并悉崇峻”下加“子城三里”,下接“惟南开一门”,记载就完整无误了。

  莒故城的基础是汉朝的城阳国故都。明嘉靖《青州府志》卷十一《城池》记载:“莒州城,古城阳城,周九里。元至元间参政马睦火者镇莒,以城大难守,截去西、南、北三隅,止修东北,约为小城,周五里八十步,为门者三,东曰望海,南曰壮仓,北曰沙浦。国朝正德六年,知州刘仲刚重修,高二丈二尺,壕阔二丈七尺,深半之。”清雍正《莒州志》卷五《建置·城池》记载:“莒城,即古城阳城,周九里。元至元间参政马睦火者镇莒,以城大难守,截去西、南、北三隅,止修东北一隅,约为小城,周五里八十步,为门者三,东曰望海,南曰文明,旧曰壮仓,北曰沙浦,正德间复修城,高二丈二尺,池阔二丈七尺,深半之。万历间知州古公(谷文魁)始筑以砖。”这段文字记载了元、明、清时期的莒城状况及城门的变化过程。清顺治三年(年),知州崔崶重修;顺治十年(年),知州陈崇诰重修。康熙七年(年),莒州发生特大地震,城垣倾圮,知州唐龙翔重修。康熙十三年(年),知州屈逸乘重修。康熙二十四年(年),知州陈德芳重修。东门由东向改北向,仍沿旧名;南门由南向改西向,更名“景泰”;北门更名“拱辰”。乾隆二十五年(年),莒州绅士陈有蓄等呼吁州人捐款修筑,知州赵晋基支持,按照十九牌分段派工。期间,绅士庄庆豫、于楷等呼吁,以东、南门改向后文风不振为由,东门仍改东向,南门仍改南向,“景泰”易名“文明”。乾隆三十二年(年)完工。乾隆五十五年(年),莒州知州顾振重修,修复后的城墙统高2丈5尺,楼橹雉堞,焕然一新。光绪十九年(年),知州周秉礼重修。民国五年(年),知事周仁寿于城壕四周种蒲,所得收入均用作修筑城垣。民国十八年(年),县长刘麟绂准中国国民党莒县执行委员会议决案,于城隍庙前首开西门,建筑材料是拆公输般庙围墙和城隍庙大门外旗杆座砖石,移修西门。用拱式发悬洞,顶部砌砖五层,三砖立,二砖平。墙厚1尺2寸,城门高9尺,宽7尺。又拆除十里堡以东的五横桥石板(长3丈,宽5尺),移修西门外新桥两孔,宽8尺,长16尺。两岸用石筑成码头,下用木桩。共用工料费元。后因发生“高桂滋困城”,年西门被封堵不用。   年2月,日军侵莒,城门、城楼及城墙部分地段毁于炮火,莒城失守。年5月日军弃城南去,县长许树声调十区民夫将其部分拆除。年,日伪政府组建“城工委员会”,重修城池,新建哨所20处、炮楼4座、守城垛口余处。年11月14—19日莒城战役期间,因战备需要,为防日军据险反扑,滨海专署、滨海军区发布安民告示,工兵率民兵和城内外群众万余人将城墙、城门、城堡及庙宇全部拆除,莒故城不复存在。至此,莒城解放,浴火重生,走向新的辉煌。(史宗义整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391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