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散文中国青年报

治疗皮肤病北京医院 http://m.39.net/pf/a_6171978.html

“海上日出,曙光先照。”除了沐浴第一缕阳光,日照还有那么多的“之最”让我遇见。

在山东莒县博物馆,我被那个古老精美的“高柄镂空蛋壳陶杯”深深吸引。这是多年前的一件黑陶器皿,也是龙山文化的代表,年由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永先生在两城文化遗址发现。

史料告诉我们,多年前还是新石器时代,那时人们构木为巢、钻木取火,刚开始懂得吃熟食,生产工具多是石器的……倘若如此,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什么工具、在什么环境下做出的?像蛋壳一样薄,还雕有镂空花,做的时候要怎样的投入和十二万分的小心?他一次又做了多少个?烧制了多少次?经过了多少失败才成功的?他对待艺术的态度与执着是像荷兰凡·高那样呢?还是意大利米开朗琪罗那样?

带着诸多感慨和疑问,我隔着橱窗凝视乌黑发亮的“高柄镂空蛋壳陶杯”,它静静地充满禅意地站在那里,接受着一束又一束参观的人们投去的或赞美或感叹或顶礼的目光。

后来,在东港区两城镇“两城黑陶厂”我问了有关陶艺专家,专家说:“这样的陶杯工艺要求极高,现在一般人也难以做出来!”

凭现代高科技的协助都不易做出的精品,远古人全靠一双手做出来了!那时没有拉坯机,要用双手搓、捏或往上一圈一圈盘泥条的方式先制作初型,然后用小木槌轻轻地慢慢地敲打,最后用骨器或竹器一点点雕刻,但上下两层是分别做好后粘上又拿去烧造的……

在那样的条件下,远古人具有如此的审美和艺术追求,是什么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和热情?我不由想起成武县的泥塑家康志敏。康志敏是个农村聋哑人,工作室就在一座废弃的村小学里,但他手下的人物个个充满生命的活力,充满温馨、恬静和单纯的韵致。我明白,那是来自泥土的本色和质朴,来自他内心的安宁、自足和自信,来自他心灵的自由放飞……

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如果康志敏不是个聋哑人、不甘于现状、不远离城市、远离尘嚣地生活在农村一隅的话,他的作品还会这么惟妙惟肖的有神韵吗?他还能年纪轻轻就成为泥塑家吗?

有一天,朋友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377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