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交通运输局绘就交通蓝图完善绿色

记者隋明轩

10月13日下午,日照市新闻办举行以“日照交通这十年”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日照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友星,市交通运输局三级调研员秦志武,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主任李政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提问道:“交通运输与‘衣食住行’中的‘行’息息相关,请介绍一下十年来港城人民在出行方面的显著变化。”

日照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友星发言中表示,十年来,我们以方便人民出行为根本目的,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筑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初步实现了“人享其行”。

从市际出行来看,机场、高铁从无到有,高速公路“三纵两横两连”织密成网,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是年的1.4倍。日照机场航线已通达北上广等20多个国内大中城市,从日照乘坐高铁可以非常便捷地到达90多个城市。过去,从日照到北京、上海,乘坐公共汽车需要10多个小时、坐绿皮火车需要7个多小时;现在,早上在日照吃上一碗海沙子面,坐上高铁中午就能在北京吃上地道的全聚德烤鸭,可以说到哪儿都很方便,随时都能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从市内出行来看,我们着眼于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率先启动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于年底,在全省率先建成市域内乘车3元一票制、县域内2元一票制的“低票价、全覆盖”运营体制,实现了全行政区域(包括两区两县)公共交通一体化,有力解决了群众“出行难、坐车贵”的问题。比如,市区至最偏远的莒县西北部出行费用,比原来降低了31元。

记者提问道:“新闻发布中提到了绿色交通建设,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建设情况。”

日照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友星发言中表示,近年来,全市交通运输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污染防治工作部署,结合交通运输工作实际,打出一系列的“组合拳”,为打赢蓝天保卫战作出交通贡献。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制定了《日照市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完成了省下达的“公转铁”三年行动任务目标;日照港集疏港铁路运输比例达到33%、公路运输比例下降至32%,铁路占比首次超过公路。年6月,瓦日铁路首次实现“双进双出”,日发送量达到3万吨,由单一煤炭万吨大列集港通道变为全货种全车型的集疏港通道。积极争取铁路部门的支持,年3月20日,岚山疏港铁路、山钢铁路专用线开工建设,计划今年底完工。年12月28日,临沂临港疏港铁路竣工通车。坪岚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正在加快建设,计划年底完工。届时,港口集疏运体系将更加完善,服务保障港口扩能升级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是加快实施多式联运提质工程。推行“港口—铁路—公路”门到门多式联运实体化运作。—年,日照港多式联运货运量分别达20万标箱、30.67万标箱、35.3万标箱,年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日照港集装箱多式联运“一单制”工程列入全省试点。

三是加强移动源污染管控。先后完成了黄标车、国三重型营运柴油货车淘汰任务。全市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公交台,占比达89.42%,城市公交柴油车型全部停运;市区出租车台全部使用油、汽双动力或新能源,占比达到%。

四是不断提升港口环境综合治理水平。港口企业全面落实堆场喷淋、苫盖或喷洒结壳抑尘剂等措施;易起尘物料装卸作业全部开启雾炮等抑尘装置;港区道路严格落实每天8次洒水的最低要求,确保道路常态保持湿润和整洁;建设完善港界防风抑尘网;进出港货车全部落实冲洗措施,确保不带尘上路,港口环保治理水平从根本上得到了全面提升。

记者提问道:“新闻发布中提到了智慧交通建设,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建设情况。”

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主任李政发言中表示,近年来,我们以智慧交通建设为切入点,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着力加快交通运输行业各领域智能互联,点燃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一是建成启用交通运输监测指挥中心。汇聚整合公路、港航等各子行业数据资源88万余条,接入出租及“两客一危”车辆卫星定位数据2.3亿条,北斗等动态感知数据以每周0万条的数量逐步增加。

二是打造智慧交通一站式信息服务平台全应用。大力推进动态监管,依托交通运输监测指挥中心,接入国省道干线重点路段、大型交通枢纽、两客一危等视频监控资源,实现综合交通大格局下视频监控全覆盖。建设交通运行监测系统、车辆管理智能化云平台、出租车实时动态音视频监管系统、行业从业人员及企业查询系统等,实现智慧交通一站式信息服务平台全应用。

三是大力推广行业科技和创新应用。深化科技攻关,对传统散杂货码头进行改造升级,建成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打破了主流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多采用垂直布局的模式,为全球港口传统码头改造升级为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提供了样本范例。目前,已建设集装箱自动化堆场约20万平方米,配备14台自动化场桥,初步实现了堆场无人化作业。着力服务民生,创新打造全国一流的“ETC—优泊智慧停车平台项目”、全省领先的“日照学驾考一体化服务平台项目”和“日照交通运输便民服务系统项目”,实现科技创新赋能全行业智慧化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336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