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海洋资源丰富,餐桌上总少不了透骨鲜的“虾兵蟹将”。但是你知道吗?吃完被丢弃的虾蟹壳竟然可以摇身一变成“宝贝”,从中提取的甲壳素和壳聚糖,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食品、化工、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在莒县就有这么一家企业———莒县海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企业属于我市重点支持的蓝色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年投产运营,生产的甲壳素和壳聚糖主要用于工业、农业等领域,年产值在万元左右,产品主要出口欧洲、亚洲等地,国内销售市场也遍及北京、上海、西安、浙江等地。
三年来,海贝生物从最开始的满怀信心地开拓市场,到后来的生产销售顺风顺水,再到现在发展遭遇瓶颈期,海贝生物逐渐意识到企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但下一步该往哪里走?突破口在哪?海贝生物一时之间陷入茫然。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茫然之际,市科技局及时科技赋能,联合莒县科技局为企业选送了“智囊高参”———齐鲁工业大学客座教授、科技专员贺兰海进驻企业,零距离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今年1月份,贺兰海被派驻到海贝生物,了解到企业发展瓶颈后,主动对接联系齐鲁工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相关教授,计划联合开发羧甲基壳聚糖,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化妆品等相关领域,提升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海贝生物目前生产的壳聚糖属于粗加工阶段,目前应用范围较为有限,主要用于农业和工业方面,只要通过科技手段进行转化,就可以实现由‘粗’到‘精’,由‘普通’到‘高端’的华丽转变。”贺兰海的到来,一下子拓宽了海贝生物未来的发展空间。
目前,在齐鲁工业大学实验室内,联合开发羧甲基壳聚糖小试最终阶段已接近尾声,7月份就能够进行中试,预计今年项目建成之后,将极大地促进海贝生物实现产品升级和更新换代,实现跨越发展。
莒县海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祥涛算了一笔账,“普通版”壳聚糖如果一吨卖15万元,“升级版”壳聚糖一吨就可以卖到60多万元,年产值可以从原来的万元翻倍到万元,利润同样翻番。
摸索到新路子的王祥涛笑着告诉记者,科技专员的到来,一下子拨开了企业发展的“迷雾”,转型升级之路变得愈发清晰长远。
“贺专员派驻我们企业已经有半年多时间,不仅帮助我们规范过程控制和产品检验检测,建立健全甲壳素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质量体系认证和环保体系认证,还帮助我们解决环保方面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废水资源化综合利用,他对接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科学研究所,计划把废水做成叶面肥的一种原料,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王祥涛满怀感激地说,感谢市、县科技部门将科技专员派到企业里,让企业发展有了新希望。
产品升级换代,项目引进,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王祥涛数算着光改造设备这块投入就需要万元。资金从哪里来?贺兰海察觉到企业的难处后,积极对接市科技局协调科技成果转化贷款,为海贝生物获得了万元的贷款,同时还对接山东黄海科技创新研究院,通过撬动社会资本来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有了万元贷款,我们企业产品升级的底气更足了,对于未来我们充满了信心,希望企业能够做大做强,走得更高更远。”王祥涛坚定地说。
产业的“梗”在哪里,科研就扎根哪里。除了派驻海贝生物,贺兰海还服务日照弗尔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帮助弗尔曼联系济南大学化工学院,计划引进孵化新材料两个项目,共同建设孵化中试基地。
贺兰海表示,目前合作意向已达成,产品技术方案、中试基地建设方案也正在制定过程中。今年他还计划帮助弗尔曼建设市级科技平台,通过平台建设,帮助企业提高科技资源整合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品迭代升级。
进企业门、理企业事、帮企业忙。贺兰海积极帮助企业引人才、引技术,搭建产学研合作项目,帮助企业解读落实惠企政策,拓宽资金来源。与此同时,根据企业实际需求,以引进人才来促进内部人才培养。他说,作为一名科技专员,就是要当好政策“讲解员”、科研“指导员”、业务“辅导员”,用科技为企业发展赋能。
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今年以来,日照市启动了企业科技专员选派工作,为企业送“高参”,分批次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中选拔高水平技术型人才,派驻到科技型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充分发挥科研人员在促进企业与高校院所协同创新方面的桥梁作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帮助企业理顺科研组织架构。
截至目前,市科技局已经分2批,共派出54名科技专员为49家企业“出谋划策”,赋能未来。
科技专员制度是日照市科技系统扑下身子、下沉一线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一项有益探索。下一步,日照市科技局将从政策配套、资源保障、服务跟踪、培训赋能等方面推动科技专员服务企业工作走向深入、落到实处。(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黄建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