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的历史,谁跑的快,谁当国君董狐笔

刘军连怎么样 http://nb.ifeng.com/c/89ILxhbI6w5
公元前年,齐国在短期内成为无主之国,齐国领导人虚位以待。虽然是个高危职业,但想干的人大有人在。按资排辈,有当领导资格的人有两位,一位是公子纠,一位就是公子小白,二人都不在齐国。因为先前齐国政局不稳,这二位都躲在国外政治避难呢。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公主,加上妹妹文姜还是鲁国太后,和当时鲁国国君鲁庄公那是亲上加亲,公子纠选择在鲁国避难。公子小白的母亲是卫国公主,但他没到卫国去避难,而是躲在离齐国不远的莒国。二人先后得到信息,并很快做出判断----得赶紧回齐国,不能让对方赶在前头。这一场君位争夺战,是一场无规则回国越野赛。我们现在打开中国地图,找到山东省。当时齐国的都城,是临淄,在今天的山东淄博市。当时鲁国的都城,是曲阜,在今天山东曲阜。莒国是个春秋小国,在今山东莒县境内。对着地图我们可以看出,三个地方组成一个三角形,莒国到临淄,和曲阜到临淄的路程差不多。实际上,莒县到临淄,要比曲阜近一些,但莒县往北是丘陵地区,路不好走,所以,我们基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二人回国的路程差不多远。公子小白客居莒国,身边只有鲍叔牙等几个随从,但他有他的优势,就是他和一个叫高傒(xi)的齐国大臣交好。《史记》中没有交代这位高傒的来历,其实这位经常被忽略的人,是极其重要的一个人,其对于齐桓公的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鲍叔牙和管仲。如果没有高傒的拥戴,齐桓公的登基之路远没有那么顺利。话说这高姓,乃是齐国望族,权倾一时,与国姓一同,是周天子策命世袭的齐国上卿,号称天子二守。自己人好办事,有高傒和公子小白这一层关系,小白自然被二卿当成是回国继位的首选,并与众朝臣形成统一意见,派人前往莒国,接公子小白回国继位。国内有接应,意味着公子小白只需要跑完从莒国国都到齐国边界这段距离,就可以了。经过这番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公子纠的胜算不大了。不过公子纠也有他的优势,虽然没有国内支持,但是他得到了外甥鲁庄公的国际主义支持,给经费,给好马,派军队护送。这一切鲁庄公当然不是白给的,先前因为母亲的丑事,还有父亲的死,鲁庄公早就恨透了齐国,正好借此机会,逼着急于回国登基的小舅舅公子纠,与鲁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好了,一切准备就绪,预备,跑。先看曲阜这边,一支鲁国军队拥着公子纠,浩浩荡荡,往临淄方向绝尘而去。公子纠的师傅管仲,不愧是一只赫赫有名的老狐狸,他久在齐鲁两国江湖漂,很清楚鲁国军队实力不敌齐军,要想让公子纠顺利继位,光让公子纠带着一队大兵赛跑取胜还不行,最好的办法,是釜底抽薪,让小白退出比赛。靠小白自觉退出是没门的,必须想办法阻止他。就这样管仲选择了作弊,率领一队人马,前往小白回国的必经之处,准备终止小白的比赛资格。再看莒国方面,公子小白也出发了,边走边欣赏路边的风景,渴了喝口水,饿了吃口饭,累了还要停下来歇会。总之,他走的不快,否则管仲的部队无论如何不可能赶到他的前面,有距离和地形在那摆着呢。就这样,公子小白一路走来,终于走进了管仲部队的伏击范围。管仲已经等的不耐烦了,拉弓射箭,嗖地一声,正中公子小白。小白“呀”的一声翻身落马,躺那不动了。那位一生足智多谋的管仲,这时脑袋短路了。按常理说,当时小白的随从不多,他应该马上带人冲上去补刀,至少应该确定一下小白的生死,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转身去向公子纠报捷去了。公子小白,名不副实,他一点也不小白,而是一只演技高超的小狐狸。管仲的箭,射中的是他的衣带钩,虽然没被射死,但他很快意识到自己身处危险之中,他没有像秦始皇一样绕着什么东西躲,也没有像刘邦一样站起来讥讽一下对方,而是很快想到了当时操作性更强更简便,效果又更好的办法----装死。为了装了像一些,还把舌头咬破了,从嘴角流出一缕鲜血来,这一切都发生在一瞬间,可见小白的反应有多快。这是一个“细节决定成败”的典型案列,如果管仲当时脑袋没有短路,活儿再做的仔细点,哪有后来的齐桓公?如果当时小白的演技再差一些,反应再慢些,连历史都得改写了。《管晏列传》有没有管仲不好说,《刺客列传》肯定要将管仲列进去了。公元前年的齐国,什么最重要?答案不是人才,而是信息。信息灵通,生意兴隆。信息不准,生意蚀本。公子纠得到管仲的不准消息,放缓了前进的步伐。而小白死里逃生,再也不敢有丝毫大意,乘坐带帐幕的车,往齐国马不停蹄地赶路,终于赶在公子纠之前回国,做了国君。等公子纠也到了齐国,黄花菜已经凉了。这情景,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另一场不规则越野赛---龟兔赛跑。这种寓言故事,人们都以为是讲给孩子们听呢,其实都是说大人的。兔子跑输了,顶多没有奖杯,公子纠跑输了,丢了公位,进而连命也得搭进去了。公子小白被高氏,国氏立为国君,这就是后来的齐桓公。他登基后第一件事,便是发兵抵御鲁国护送公子纠的军队,当年秋天,齐军在乾时(今山东桓台县)击败鲁国军队,并乘胜讨伐鲁国。齐桓公写信给鲁国的外甥鲁庄公,说:“公子纠是我的亲兄弟,我自己不忍心杀他,请你们把他杀了吧。”哎,你听听这话,什么至亲骨肉,一沾染权力斗争,就都不说人话不干人事了。想必如果公子纠当了国君,对小白也好不到哪里去。鲁国人惧怕齐国军队继续进攻,而且此刻对于鲁国人来说,小白已经继位,意味着与公子纠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已经成为废纸,公子纠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既然如此,杀就杀了吧,就这样,公子纠做了鲁国人的刀下之鬼。临死那一刻,公子纠一定在后悔:我要是能跑的再快一些,就好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836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