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十一年祭,看古人如何预测地震

白癜风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11年,至今提起这次惨烈的灾难,依然是全民族难以抹去的悲伤。我国幅员辽阔,很多地区都位于地震带上。自古以来,地震这个灾害就一直萦绕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在古时候,我们的先人缺乏科学理论,将地震解释为“地龙”翻身而导致的大地震动。中国最早的一次记载于史料之中的大地震,发生在周朝的周幽王二年,公元前年。在《国语》里记载说“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可以看出这是一次非常强烈的地震,三川就是现在陕西境内的泾河、渭河、洛河三条大河。这次地震陕西境内大部有震感,三条大河河水枯竭,岐山发生山体崩塌。以此看,这次大地震很可能达到七级以上。此后,关于大地震的记载一直不绝于史书。比较重大的地震还有西汉时北边郡国地震,死亡四百余人,陕西、甘肃、山西、河北四省皆有震感。元朝时洪洞地震“坏官民庐舍十万计”。明嘉靖时华县大地震,军民死伤八十余万。清康熙时莒县大地震更是史上最大一次地震,有震感的地区最远距震中公里。我们古人向来具有不屈的意志,面对地震这个巨大的灾害,先人们通过各种办法试图对地震进行有效的预测。早在春秋时,先人就开始通过星象学预测地震。《晏子春秋》里,齐国的大臣夜间观测到“维星绝,枢星散”认为这是地震的星象预兆。古时候,由于对浩瀚星海的神秘向往,以及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因此多以星象来预测人间的旦夕祸福。但我们今天已经知道,我们所观测到的星辰,实际上都是亿万光年之外的影像,没有道理证明这些星辰可以影像或者反映当下的事情。或许是因为缺乏科学依据,或许是因为效果不佳,也或许是星相学过于玄妙,这门观星测地震的方法在古代就已经失传。到了东汉,地震频仍。大科学家张衡悲悯百姓受地震之苦,多年潜心研究,发明了地动仪,据说成功预测了一次地震。但这个地动仪也已经失传,现在的模型是后人根据残缺的记载复原而成的。不过这个地动仪的原理也只是监测大地的微弱振动,我们今天有着更先进的振动监测仪器却依然无法准确预测地震。后来,善于归纳总结的先人又总结除了观测法预测地震。古人通过多次地震前的一些反常的自然表现,总结出地震发生前可能出现的一些自然变化的预兆,以此来躲避地震。比如“凡井水无有一切他故,而忽浑并发恶臭者,震兆也”,“若风日清和,台飓不作,海水忽然浇起,汹涌异常,势必地震”。民间还总结了各种预兆,比如地震之前蛇虫鼠蚁的异动等,这些方法现在看来是有着科学依据的。动物确实具有比人类更灵敏更全面的渠道来感知一些自然灾害。虽然这个观测法仍不能全面预测地震,但确实是一个科学的手段,可以用来作为地震的预测。愿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能够少一些灾难,也希望科学的发展最终能够准确地预测地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796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