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深处走来的莒文化,也有璀璨的过往,

中学时期,我在鲁东南一个名字叫莒县的小县城就读。课余时间,会约三五同学在县城漫无目的闲游,县城的中心广场,名曰文心广场。广场的标志性雕塑,上有一个不锈钢制成的圆球,中间也是不锈钢制成的一个圆盘的形状,下面是山一样的石头底座,四面画有历史早期先民的生活场景。那时年少,只觉得雕塑造型奇特怪异,读不出深刻的内涵。

莒县文心广场的标志性雕塑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待到了解它的含义,已是在若干年以后。走出小县城,来到异地的求学的我,学习的正是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随着对历史、艺术、民俗等领域的广泛涉猎,开始以人文的视野回望那个生我养我的小县城,探寻那片土地上世代传承的历史与文化。

这时候才发现,那个奇特的雕塑,在记忆中猛然鲜活起来,原来它来自于被很多史学、考古学专家认定的中国最早的文字符号,刻在出土于莒县陵阳河遗址的大口尊上,被专家解读为“日云山”的图案,最终解释为“旦”字,它是比甲骨文还要早的原始文字,因为它,中国的文明史往前又推进了年,这个古文字后来登上了七年级《中国历史》的课本,莒县名副其实成为中国文字的发源地。

出土于莒县陵阳河遗址的大口尊刻在陶尊的“日云山”局部

在百度百科中介绍,莒县历史悠久,早在多年前,莒氏部落先民即在此繁衍生息。莒国曾为“东夷之雄”,商、周、汉三度成国,“春秋莒国、鼎立齐鲁”。县城曾是春秋时期莒国都城所在地。秦置莒县,已有多年历史,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为山东三大文化。

历史地图

古韵悠悠,千年绵长。有专家指出,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前后,莒国就已出现,疆域面积比肩临近的鲁国,历经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历时多年,从疆域面积、经济实力、军事发展、盟会结盟、庇护避难者等5个方面,莒国在当时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根据《莒地历史名人录》记载,莒地历史文化人物众多。如,舜、伯益、姜尚等。还有以钻研《易经》闻名的汉朝学者衡胡、作卷《晋书》的南朝史学家臧荣绪、《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等。

校经楼实拍图

在莒县城西浮来山上,有千年古刹定林寺,寺内的校经楼即是刘勰当年专心写作《文心雕龙》之所在。寺内另一闻名天下的是一棵有千年树龄的古银杏树,至今仍然生机怏然,仿佛莒文化的文脉绵延不绝。

定林寺古银杏树实拍

今天,莒文化的继承与开发,已经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原址重建的莒国古城已经开门接纳四方游客。漫步古城内,难免让人生出穿越的幻觉,厚重的城门,高大的牌坊,斑驳的石阶等等,足可以感受到来自历史深处的映射。少有的先秦风格的建筑,更像是让我们走进了史前的历史,去体味这片土地上不断繁衍生息的先民,他们曾经的生活,曾经的智慧,以及几千年久经不衰的历史文化印记。

莒国古城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658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