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盛夏初伏,站在“莒地第一高”梁甫山眺望万亩特色农业示范区,远近山坡上尽是郁郁葱葱的庄稼。部分新砌的白色或棕色石坎在绿浪中隐现,那是“大石头河流域土地整治项目”新修整的梯田。
农历六月,莒县峤山镇,谷子抽出了绿穗。
“这儿以前是‘鸡窝地’。”莒县峤山镇自然资源和规划所所长张建廷指着一小块梯田对记者说。山坡上的零碎小地块,被人们形象地比作“鸡窝地”“巴掌田”。
大石头河南村71岁的王洪吉来到他的一分花生地里薅草。他说,山坡上地块分散,他家里的地,光是半亩谷子就分布在14块地里,小的地块有五六平方米。
山坡上整修一新的小地块。
记者看到,附近大大小小的地块里,人们因地制宜种了不同的农作物。潮湿的空气中,芋头伸展着硕大的叶子;谷田里新抽的谷穗,昂着头随风摇曳;花生尚在花期,白色的果针一根根往土里扎,孕育新的丰收。
除了小米和生姜,峤山镇还要发展芋头种植。
莒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土地整理中心负责人庄肃兵告诉记者,“莒县峤山镇大石头河流域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中,散布在山坡、丘陵中的那些“鸡窝地”、贫瘠地经过整治,都变身为良田。验收结果显示,项目新增耕地面积.6亩。随着项目的完成,大石头河流域耕地面积和质量得到双提升,为当地发展万亩“小米基地”等特色农业夯实了基础。
梯田上生机盎然。
“‘莒县南涧小米’是我们镇的名产。”峤山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邵明东介绍,峤山镇小米种植历史悠久,南涧小米拥有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峤山镇地貌类型多样,其中山地、丘陵占三分之二,土地环境适合种植谷子、生姜、芋头等特色农作物。如今,经过土地整理,农田的肥力和生产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沉甸甸的谷穗。
峤山镇党委书记魏玉金告诉记者,近年来,峤山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建设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为抓手,积极调整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这儿的农业资源和文旅资源有较大开发潜力,除了大力发展南涧小米、莒县大姜种植,我们还要把芋头种植培育成峤山新名片。”魏玉金说,“我们已在莒国古城景区开设了‘莒县南涧小米’唯一经销点,大力开拓电商营销渠道,放大品牌效应。峤山镇将依托“农文旅”资源优势,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段书强通讯员戚业菲岳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