涝坡镇位于临沂市莒南县的北部,与日照市岚山区中楼镇(原属于莒县)相接壤。如果从涝坡镇驻地到中楼镇的话,快到莒南县和岚山区的界牌时,会陆续经过好几个“鸡山”村。要么是前缀,要么是后缀,总之这几个村庄的名字当中都带有“鸡山”字样。这几个村庄分别是:李家鸡山、孙卢鸡山、魏家鸡山、王家鸡山和鸡山西坡。其中,除了鸡山西坡位置比较深之外,剩下的村庄都在公路边上。沿途走下来,不仅能看到它们的村名石碑,还能看到“公鸡”造型的石雕。笔者走过一次,对这里印象很深刻。(“鸡山”村的位置示意)那么,这些名称中的“鸡山”是什么意思呢?打听村里老人或者查看村名石碑后面的文字,都可以得到答案。鸡山,其实就是它们东面的一座山的名字。根据《莒南县志》记载,鸡山则原名几山,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米,因山顶上有块凸出的岩石,形似鸡头,嘴、冠清晰,故名鸡山(当地人熟悉情况,说有个位置看山顶很像)。鸡山过去在莒县(莒州)境内,莒南县设立之后,马亓山和鸡山一带成为交界处,马亓山脉的大部分划到了莒县,而鸡山山脉的大部分划到了莒南县。不过,原来莒县中楼镇那边,同样能看到这座山,也有一个“鸡山沟”村以此命名。从村志的记载情况来看,涝坡镇的这几个“鸡山”村都是在明清时期建村。其中,孙卢鸡山建村较早,相传明初卢姓和孙姓来此建村。涝坡村是鲁东南卢姓的祖居地,孙卢鸡山的卢姓也与涝坡有关。孙姓的迁徙地,暂时没有看到记载。而王家鸡山是在明万历年间建村,据《王氏族谱》载,先祖于明洪武二年,迁莒州良店,明万历年间,自良店迁鸡山。因村坐落在鸡山脚下,且王姓入户居多,称为王家鸡山。魏家鸡山和李家鸡山都是在清代建村,同样以姓氏和地形命名。魏家鸡山的魏姓由日照县田横寨迁来,李家鸡山的李姓,相传从“海东”迁来。鸡山西坡的名字没有加上姓氏,而是根据方位命名。根据莒南县地名资料记载,赵氏原籍东海,清初从路镇卢家林迁来建村。这几个村庄彼此相连,名字又有共同点,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曾设立过一个“鸡山乡”,不过时间比较短。此后长期属于涝坡公社(乡、镇)管辖,现在是涝坡镇的鸡山社区。值得一提的是,“鸡山”村不仅名字有特点,村里还有古树。孙卢鸡山村有棵银杏树(百余年),王家鸡山村有棵老槐树。其中,槐树的树龄更久一些,相传有三四百年之久,也算是“鸡山”村历史的见证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