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无关血缘的爱传递

  打动员针、关节酸痛、捐献中途出现四肢麻木……这,就是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换言之,那个为他人撒播生命种子的人,也在付出着旁人无法体会的艰辛。

  近年来,日照市接连涌现出胡珊、房斌祥、秦涛、程彦飞、唐浩夫等捐献造血干细胞群体,他们只是广袤大地上的普通一员,却用爱温暖了世界,让濒死的生命得到重生。

胡珊:能拯救生命,是有意义的事

  作为一名一线医务工作者,胡珊要面对不同患者。看到痊愈出院的患者,她跟着一起高兴,看到身患绝症患者的痛苦表情,她会跟着一起难过。

  一次偶然机会,胡珊填写了《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申请书》,并采集了血样,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队伍。从那一刻起,她就满怀希望,期待为挽救一个鲜活的生命尽一份力。

  年4月,胡珊接到和患者初配成功的通知,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这可是万分甚至是几十万分之一的概率!”胡珊内心无比激动,时刻准备着捐献的那一天。

  年8月9日,胡珊作为莒县造血干细胞捐献第13人,日照市第29人,医院,经过连续5天注射动员剂,忍受着身体的痛苦,终于在8月17日,成功挽救了一名患者的生命。

  “如果用我的鲜血可以救活一条生命,这便是我认为最有意义的事。”作为一名普通护士,胡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务工作者的担当,尽她的努力给别人送去了生的希望。

  凭着真情实意的付出,胡珊还被日照市红十字会授予“红十字会优秀志愿者”称号。

刁志武:奉献爱心点燃希望

  从事教育事业的14年中,刁志武一直坚持在教学一线,先后被评为“日照市高中教学先进个人”“日照市教学新秀”“莒县生物学科带头人”“莒县教学能手”等,是莒县高中生物学科中心组成员,曾获县优质课一等奖、日照市优质课二等奖。

  年7月,当学校组织招募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者的活动时,参加过两次无偿献血的刁志武毫不犹豫地报名。今年2月,日照市红十字会的一个电话,让他和一个外地血液病患者初次配型成功。年4月底,刁志武不小心扭伤了脚踝,医院进行了手术治疗,因担心对捐献工作有影响,他多次通过莒县红十字会和省里专家沟通,将手术过程和用药情况及住院病历全部交由专家审验。

  年7月22日,刁志武赴济南解放军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本身含有的造血干细胞数量是有限的,要完成捐献和采集工作,就必须持续注射四天动员剂,促进人体造血干细胞生成。注射完第三针动员剂之后,刁志武身体出现了低烧、腰酸、腰痛等不适症状,但一想到自己的血液能给患者带去生的希望,刁志武忍住了身体的种种不适,最终,当全身血液在血细胞分离机中经过两个循环后,刁志武采集出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山东省第例、全国第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后来,刁志武曾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写下这样一段话:这是一份满载希望的“种子”,当这份“种子”植入患者体内之后,患者也将“重启”生命的按键,迎接新的生活。

贺文龙:爱心善举是一种力量

  “如果我的鲜血可以挽救一条鲜活生命,这应该是我生命中做的最有意义的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责无旁贷。”说出这句话时,贺文龙的神态和他的语气一样坚定。

  贺文龙是莒县安庄镇中心初级中学的一名教师。年,贺文龙获县级优秀任课教师,年获县级优秀班主任,县“园丁奖”突出贡献教师奖等荣誉。

  年5月,贺文龙通过采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库,成为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年5月份,贺文龙接到市红十字会的电话,通知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因当时通知采集计划在年8月份,他便积极锻炼身体,为顺利捐献造血干细胞调整状态。

  年8月6日,贺文龙作为莒县捐献造血干细胞第17人,来到济医院,连续5天注射动员剂。8月11日,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贺文龙捐献的造血干细胞,由红十字会第一时间送到了患者那里,成功挽救了一名30岁、家中独生子的生命。

  贺文龙感言,我始终相信在成就他人的同时,自己的内心能够获得更大满足,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揭开造血干细胞的神秘面纱,让更多人愿意加入到这份爱心善举的行动中,用爱心点燃希望,让生命沐浴阳光。

房斌祥:信守承诺奉献爱心

  年的夏天,东港区红十字会来到陈疃镇卫生院,组织了一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招募活动,房斌祥和同事们踊跃报名,留下检测血样,成为中华骨髓库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年5月,正在上班的房斌祥接到日照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自己的HLA分型与一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刚接到消息时,房斌祥很意外也很激动,经过再次与红十字会确认后,虽然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并不了解,也有担心和顾虑,但面对这次能够拯救生命的机会,他做出了坚定选择:信守承诺,奉献爱心,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延续患者生命!

  房斌祥的大爱情怀,与从小父母对他的教育和团结有爱的单位氛围分不开。他成长在一个充满爱心的家庭,从小父母就教育他,要懂得感恩,人生才能走得更远。在东港区红十字会的帮助及家人的支持下,房斌祥顺利完成高分辨血样检测、健康体检等流程,身体各项指标均符合造血干细胞捐献要求。

  年10月9日,房斌祥医院采集造血干细胞。10月11日,开始连续四天注射动员剂。注射动员剂后整晚睡不着觉,偶有恶心的情况,但房斌祥克服困难坚持了下来,于10月15日进行了采集。整个过程用时分钟,采集全血毫升,相当于全身的血液体外循环了两周半,共分离出造血干细胞毫升。

  当天下午,满载着希望的造血干细医院。房斌祥也成为日照市第30例、东港区第二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年,房斌祥荣获“最美志愿者”称号。

程彦飞:让爱,为生命接力

  程彦飞,莒县大石头小学的一名山村教师。

  从年开始,程彦飞先后4次献血,当年第一次有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这个项目时,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年5月,正在上课的程彦飞突然接到日照市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告知他的骨髓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询问其是否愿意捐献。接到电话后的他既高兴,又有些紧张。高兴的是,非血缘关系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概率只有几十万分之一,能与患者匹配成功,挽救一条生命,是一种难得的幸运!紧张的是,当时他的小儿子才一岁多,家里除了两个孩子,还有老人要照顾。

  虽然之前有多次的献血经历,但献骨髓却是第一次。经过几番挣扎,程彦飞坚定了捐献的信心,他心里就怀着一个想法:“救人要紧”!

  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最佳年龄是18—45周岁。年,他正好45岁,是造血干细胞捐献的临界年龄。从年4月7日起,他连续4天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每天两次,强忍着连续4天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带来的身心不良反应,“虽然打完针感觉骨头胀着疼,但还可以忍受。既然答应了捐献,就要尽全力去帮人家!”

  年4月12日,随着采集泵的启动,造血干细胞悬凝液被一点点地采集进血袋中,历时5小时,成功捐献毫升造血干细胞。

唐浩夫:用爱心点燃希望之火

  一次偶然机会,唐浩夫平凡的生活发生了一件不平凡的事情。年,唐浩夫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但随后几年,并未出现配型成功的白血病患者,他也在繁忙的工作中逐渐淡忘了这件事。

  年4月的某一天,唐浩夫突然接到了省红十字会的电话,告知他的造血干细胞初步与一名患者匹配成功,询问他是否愿意进行捐献并进行体检,唐浩夫毫不犹豫地答应并积极配合,对于此次造血干细胞捐献,医院高度重视。

  年4月,初次体检匹配后,医院对唐浩夫进行了最后一次全面体检。在唐浩夫的坚持锻炼下,他的血液一直非常健康,在年4月13日上午,唐浩夫在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中心顺利采集造血干细胞毫升,采集过程持续了4个小时。成为全国第例、莒县第15例、医院第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秦涛:愿为更多人送去生的希望

  秦涛是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是他的天职,和很多医生一样,面对工作他尽职尽责、奋勇争先,但他又不一样,因为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全国第位,山东省第位,日照市第31位,东港区第3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年,秦涛在市红十字会宣传捐献造血干细胞事宜时,主动留了血样,成为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而后,他与一名外地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他毫不犹豫地选择捐献,“既然给了别人生的希望,我就要做到!”

  妻子看着秦涛的执着和坚持,便和他一起做准备工作,把了解到的情况一一向秦涛嘱咐。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秦涛开始正式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随着采集泵的启动,鲜血从他体内缓缓流出,造血干细胞悬凝液被一点点采集进血袋,一场“爱相髓”的生命接力随着每个干细胞的分离在延续,这珍贵的生命种子也会跨越千里,为患者送去生的希望。

  那一次,秦涛共计捐献毫升造血干细胞!

  捐献完成后,秦涛只休息了几天又马上投入到工作当中,“我只是有幸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换作你们一定也会义不容辞!”面对领导、朋友、同事的点赞,秦涛说,“惟愿他早日恢复健康,如果由此能激励更多人投身于爱心慈善活动中,我将无比骄傲和自豪!”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秦涛一直热心于公益事业,年至今,共3次参加无偿献血,共献全血毫升。

秦栋:用善行传承生命之光

  年1月,秦栋突然接到山东省红十字会的电话,说有一名白血病患者刚好和他配型成功,希望秦栋能够捐献造血干细胞来挽救这个生命。听到这个消息,秦栋没有丝毫犹豫,并答应进行进一步的高配筛查。

  同年5月1日,秦栋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高分辨配型血样采集。为了这次血样采集,秦栋连续几个月一直努力锻炼身体,保持健康饮食和作息规律,为顺利捐献造血干细胞做着最充分准备。幸运的是,这次配型十分成功,连医生都感到惊讶:“一般情况下,匹配率达到80%以上就很高了,没想到你与患者的匹配率竟然达到了%!”

  6月17日,在父亲的陪同下,秦栋从日照启程前往济南捐献造血干细胞。得知此行的路费、食宿费以及营养费等都由患者家庭承担,秦栋家人商量后决定这些费用由自己承担。秦栋说:“我知道这个病要花不少钱,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一定很大,能给他们省一点就省一点吧。”

  捐献当天,经过5个多小时的抽取,秦栋顺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成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成立以来第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李昌:用仁爱之心传递正能量

  年2月23日,李医院采集造血干细胞,成为莒县第1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李昌,莒县桑园镇中心小学办公室副主任,同时任教小学二至六年级的音乐课。自年参加工作以来,认真勤恳的他先后被评为日照市学校艺术教育先进个人、第四批莒县小学教学新秀。

  生活中,李昌还是一个乐于助人、有奉献精神的人。年,李昌成为一名光荣的骨髓捐献志愿者。年12月,李昌来到医院进行体检。经过一系列查体、抽血、取样等检查后,他明白,这意味着离捐献更近一步了。在之后的日子里,在做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他更加用心地管理着自己的身体,科学饮食、坚持锻炼、每天保持心情愉悦,力求以最佳状态去捐献造血干细胞。

  年2月23日,李昌医院,在志愿者们的陪同下办理了入院手续。志医院的医生护士无微不至地照顾,让他感受到如春风般的温暖,也缓解了他内心深处夹杂的几许紧张情绪。

  时间缓缓而过,捐献的日子也到了。2月28日,历经3个小时,李昌采集循环33次血液,成功抽取毫升含造血干细胞的血浆后,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莒县第18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蒋月阳)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232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